為追尋朱子印記,感受朱子理學魅力,7月11日上午,在指導老師劉碧強、葉勇、巫俊帶領下,福州大學“求道朱子廉潔情,尋源尤溪鄉村興”實踐隊于尤溪朱子文化園開展調研參觀活動。
“廉潔文化教研基地”揭牌儀式
7月11日上午,實踐隊于朱子文化園開山書院前舉行廉潔文化教研基地揭牌儀式。福建省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葉勇與尤溪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邱欣為“福州大學廉政與治理中心廉潔文化教研基地”揭牌。朱子文化園以“朱子廉心”為品牌,打造多個文化載體,并在全縣推廣孝廉文化活動,營造廉潔文化的濃厚氛圍。福州大學在此設立教研基地,將有助于深入挖掘當地傳統文化中的廉政內核,對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探尋朱子文化展廳,領悟一代大儒智慧
在縣博物館講解員范淑萍帶領,實踐隊員通過參觀朱子文化展廳的四個展廳,全面了解了朱子的廉潔思想和事跡。其中,“崇德尚廉”、“廉為政本”、“持廉守正”等思想被突出強調,展示了其豐厚的歷史價值、時代價值和社會價值。家庭熏陶和嚴明家教對朱子的影響在“家正廳”中得到展示,而朱子在簡單的生活場景和詩文中,道出了廉潔的真諦。在“官廉廳”中,實踐隊成員學習了朱子的從政之路和廉政思想,理解了“廉為政本”這一思想的成就,朱子在為官的九年里,恪守官道,保持名節,清廉執政。
拓印于行,倡廉于心
實踐隊參觀朱子文化園區,體驗了特色手工拓印活動,兩張作品分別包含“不遠復”和朱熹畫像與名言。講解員解釋了“不遠復”的內涵為反省,勸誡人們要常常反思言行,及時糾正偏差。通過這種沉浸式體驗,實踐隊深刻感受到朱熹的廉政精神,應保持廉潔自律,拒絕貪污,堅守原則,為學校與社會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圖4 實踐隊員體驗特色手工拓印活動)
半畝方塘一鑒開,南溪書院薪火傳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一詩婦孺皆知。公山之麓,毓秀峰下,聞名海內外的“半畝方塘”就位于實踐隊員所參觀的南溪書院。朱熹以書院為陣地,重新樹立了中華民族傳統的主體意識“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據《朱熹書院與名人考》記載,與朱熹有關的書院有67所,其中親自創建4所,修復3所,讀書的6所,講學的20所,曾經講學而經后人創建的21所,另有撰記題詩的7 所,題詞題額的6所。南溪書院是朱熹教育生涯中一項重要成就。通過參觀學習,實踐隊員深刻感受到朱熹的廉政精神,應保持廉潔自律,拒絕貪污,堅守原則,為學校與社會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妙緣奇遇老學長,廉潔清風潤人心
在實踐隊離開朱子文化園時,偶遇一位老學長,名叫蔡芳,是福州大學的校友。經過交流,得知他1976年畢業于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無線電專業。蔡芳學長強調青年大學生應該繼承和弘揚朱子廉潔文化,接好時代交給青年人的接力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他還介紹了自己編著的燈謎教材和獲得的榮譽稱號,以及堅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嚴謹治學、嚴于律己的精神品質。
文以化人,廉以養德,廉潔文化于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尤溪縣不斷探尋廉潔文化建設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和著力點,深入挖掘本地歷史資源、村規民約、家風家訓中蘊含的清廉元素。依托朱子文化園展廳、縣博物館等場所,將廉政警句等內容融入其中,讓干部、群眾時時處處接受廉潔文化的洗禮。
以此次調研活動為契機,福州大學學生旗山惟廉社“求道朱子廉潔情,尋源尤溪鄉村興”實踐隊,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扎實理論知識,扣好廉潔自律的第一粒扣子,同時致力推動廉潔文化進校園,為建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永葆清正廉潔的社會氛圍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