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建農業版圖 繪豐收圖景
連云港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日照和風能資源為江蘇省最多,也是全佳地區之一,平原、水域面積遼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農業發展創造條件。7月24日,揚州大學“綠色薪傳”團隊隊員在江蘇連云港進行了實地調查。
水——可養魚亦可養菜
連云港市贛榆區地處黃海之濱、海州灣畔,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為紫菜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紫菜的養殖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小鮮味業可以種出綠色“大產業”。由簡單的種植紫菜到加工衍生產品,紫菜附加值不斷增加,“海上菜園”的經濟效益擴大,在當地,紫菜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鑰匙”。
山——可風景秀麗亦可瓜果飄香
云臺山景區近年來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深挖各村特色產業,打造了櫻桃谷賞花采摘、漁灣龍小在·七彩田園休閑農業觀光園區、龍潭澗家庭農場、遇見生態民宿等鄉村度假產品體系。每當豐收時刻來臨,陽光正好,櫻桃鮮艷、茶園飄香,游覽云臺山的同時,享受豐收采摘的喜悅,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將特色農業發展與生態景觀、當地文化風俗等資源相融合,探索一條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叫響大花果山景區生態品牌。
農旅結合,助力鄉村振興
“看這陽光玫瑰葡萄顆粒多飽滿啊,翠綠的外皮,輕輕一咬,果汁四溢,甜透你的心……”連云港市贛榆區黑林鎮農民采取 “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有采暖設施的農產品暖棚,農民可以通過產品豐收獲取效益,也可以通過發展旅客采摘業增收,打造農旅融合田園觀光綜合體,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連云港市區管轄之下,其他各地也依據當地地理環境發展特色農產品,成功打造大櫻桃節、花卉節、西瓜節、葡萄節、荷花節、豆丹節等品牌,有各類休閑觀光農業經營主體722個,年接待農業旅游人數600萬人次以上,年收入43.31億元。
連云港作為農業大市,發揮優勢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成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連云港市以“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為主題主線,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推動農業重整、農村重構、農民重塑,全面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市“三農”工作取得明顯階段成效。
供稿:孟雨婷 通訊員:蔡舒彤
聯系電話:188514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