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院)紅色筑夢 赴德州齊河“尋訪紅色足跡,望來路向新程"社會實踐團
紅色筑夢—社會實踐成果展示 第二彈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第五站我們來到了齊河縣烈士陵園,映入眼簾的是雄偉莊重的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碑后面是更加莊重的齊河縣烈士英名錄,在這塊熱土上,近百年來,齊河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百折不撓,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為民族的解放、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一大批齊河英雄兒女壯烈捐軀。
在德州市齊河縣烈士陵園的烈士紀念碑東側,矗立著一塊石碑,鐫刻著“趙牛河阻擊戰二十四無名烈士紀念碑”。這塊紀念碑,記錄著一段八路軍青年縱隊三團三營九連一排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與魯西北黨政機關勝利轉移,在雙方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終24名烈士全部犧牲的慘烈的戰斗故事。后來,24名烈士不僅沒有找到他們的遺骨,甚至連名字也沒能留下。凝視著一位位為國捐軀的烈士的墓碑,我們思緒萬千,現如今平安幸福的生活是一位位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當傳承紅色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
領略工匠事跡,傳承勞動精神
第六站我們到達了齊河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勞動精神館展現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工匠精神館展現愛崗敬業、專注持久、勇于創新、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技能報國的新時代工匠精神內涵。在這里,成員們親身體驗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勞動模范張秉貴稱糖“一抓準”、算賬“一口清”的絕技。

山東館設山東勞動創造史、山東勞模工匠發展史、山東勞模工匠事跡、山東勞模工匠精神4大板塊。大家仔細聆聽講解,觀看館內珍貴視頻圖片,通過情景體驗、場景再現、AI技術及VR技術等創新手段,深刻感受勞動模范艱苦奮斗、勇于開拓、對黨忠誠、無私奉獻的精神,進一步堅定信念、凝聚力量。隊員們參與知識競答,鞏固所學知識。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隊員們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崇尚勞動,從勞模人物、工匠人物事跡中汲取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

大家紛紛表示在將來的工作中也會像他們一樣在崗位上發光發熱,堅定理想信念,發揚勞模精神,爭做新時代好青年。

作者:紅色筑夢 來源:紅色筑夢
- 響應二十大,認真做推普
- 基于部分地區普通話推廣受阻這一現象,中南大學人文學院的學生們組成的護花使者推普實踐團隊走進常德市武陵區小學,開展普通話推廣活動
-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