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星光路”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之課業輔導
臨夏7月18日電(通訊員 鹿光澤)“點亮星光路”關愛少數民族留守兒童實踐隊為認真落實工作計劃書,為東鄉地區少數民族留守兒童提供科學的關愛培養計劃,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決定于7月15日早9點正式進駐甘肅省東鄉縣城南社區,以社區“紅領巾小課堂“為平臺,開展為期一周的課業輔導活動。
本次課業輔導活動旨在為城南社區少數民族留守兒童提供各類基礎學科的輔導,為他們點燃希望之光。甘肅省東鄉縣城南社區性質較為特殊,是東鄉縣國家異地扶貧搬遷社區,社區500余戶居民中每戶均有一人以上外出務工,其子女則由老人代為看管,在實踐隊員的走訪調查中發現,社區少數民族留守兒童面臨著諸多困難,由于家庭條件限制,這些孩子往往無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資源,在數學、英語等科目存在一定問題,并且對衛生健康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等認識不足。為此,實踐隊員在第一天便找到了城南社區馬書記進行溝通咨詢,并在少數民族留守兒童中開展了廣泛的調研。經過多方協商,實踐隊員們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根據不同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輔導。
實踐隊員根據年齡、薄弱科目、興趣學科等多個方面綜合考察,決定將社區100余名留守兒童分為三個教學班,為不同需求的留守兒童開展個性化輔導。
針對低年級的留守兒童,實踐隊輔導決定以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為教學重點。在課業輔導過程中,實踐隊員不僅為他們解答作業和課本中的疑難,更是將重點放在注意力、專注力的培養以及坐姿,寫姿的糾正等方面,通過為表現良好的兒童貼“小紅花”、蓋“優秀章”以及物質獎勵等等高效舉措,糾正低年級留守兒童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規范、不正確的問題,提高他們對于學習的專注度。
針對三、四、五、六,四個年級有一定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的留守兒童,實踐隊則選擇以提高他們的求知欲,培養孩子們的思考習慣為切入點,在為孩子們提供語數外基礎學科的輔導,作業的講解的同時,以課本上、作業中的重點題型以及常考知識點為基礎,再現場編寫出1~2道同類題、拓展題、延申題,鞏固課業輔導成果,提高他們對重點知識的熟練度,同時培養留守兒童的思考能力,讓他們養成“愛思考、會思考、勤思考”的學習習慣。提升少數民族留守兒童的綜合能力。
對于初高中的留守兒童,實踐隊員決定開展“小班突擊式教學”,針對少數民族初高中留守兒童向實踐隊員反饋的初高中學習知識點“難、多、雜”的問題,向他們發放薄弱、疑難知識點調查表,首先讓他們進行知識點自查,然后根據調查表反饋問題眾多的學科以及知識點,指派實踐隊員擔任專職教師,專門為初高中學生進行“先講課、后做題、在糾錯”的學習方案,力求在實踐隊的活動時間內,盡可能多的為他們進行講解,切實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在課業輔導過程中,社會實踐隊成員不僅僅是教師的角色,更是孩子們的朋友和引路人。他們耐心傾聽孩子們的困惑和問題,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通過與孩子們的互動,社會實踐隊成員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們的渴望和努力,也更加堅定了繼續幫助他們的決心。
社會實踐隊的成員們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和滿足感。他們表示將繼續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積極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和諧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社會實踐隊幫助少數民族留守兒童進行課業輔導的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教育援助,更是為這些孩子們點燃了希望之光。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將會得到更好的解決,他們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
作者:鹿光澤 來源:蘭州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