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蘇州7月26日電(通訊員 尤淇)為了深入了解鄉村振興工作,切身體會鄉村振興成果,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醫行宿遷鄉村振興促進實踐團于2023年7月20日走進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與宿城區鄉村振興工作隊進行座談會交流,并一起參觀學習了王官集新農村建設以及產業融合發展典范。
開展座談會,深入交流感悟核心思想 在仝李村村書記高永的事先安排與精心籌劃下,實踐隊有幸在仝李村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與滕志銘、呂德玲、周天華等一行宿城區領導進行親切而又深入的問答交流。領導們從人才、文化、生態、產業等幾個方面,結合宿城區的實踐與建設成果,一一解答了實踐隊隊員提出的問題,例如大力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創造就業崗位,同時改善當地自然環境,完善醫療、住房等福利政策,吸引年輕人在當地就業,以解決人才流失問題;又例如醫療方面,結合宿遷實際情況,積極推進鄉村醫療建設,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被動但卓有成效的實現分級醫療,并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村醫專業知識培訓,給當地人民生命健康更添保障。
更令實踐隊隊員深有感觸的,是滕常委結合自身當初的求學與實習經驗,結合其自身在工作崗位上學習與實踐的關系,給實踐隊指出了“下沉到實際”這一核心理念。無論是在學生時期的社會實踐,還是工作崗位上的學習進修,都必須要切實深入到當地的實際生活工作環境中去,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學到東西,令實踐隊受益匪淺。

圖為團隊成員與鄉村振興工作隊舉行座談會。羅煜凱 攝
走進新農村,切身體會見證建設成果 座談會結束后,實踐隊跟隨領導一行,走進王官集新農村。盛夏時節,走進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鎮唐圩村,一派生態宜居的鄉村美景呈現在眼前,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令人陶醉。
從三年前的“省定經濟薄弱村”,到如今的“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唐圩村的變化不僅是逐年增長的收入,還有與日俱增的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以“水圩文化”“鄉賢文化”“農耕文化”為中心,結合田園鄉村和旅游鄉村的發展規劃,唐圩村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活力強勁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圖為鄉村振興工作隊帶領團隊成員參觀唐圩村。羅煜凱 攝
依托村莊原有環境,唐圩村大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融入小菜園、磨盤、木推車等群眾熟悉的鄉土元素,原汁原味留住鄉村“煙火氣”。根據自然形成的水系和原有的蘇北鄉土樹種,合理規劃空間布局,打造出優美的田園景觀。
圖為鄉村振興工作隊帶領團隊成員參觀唐圩村。羅煜凱 攝
參觀產業園,實地觀摩體會發展動力 走出如詩如畫的新農村,實踐隊隨領導們走進王官集產業園,參觀宿遷市王官集鎮有名的“花園酥梨”特色產業。
近年來,王官集鎮依托花園酥梨品牌優勢,通過不斷拓展豐富梨產品,把小酥梨做成大產業。為進一步提升花園酥梨品質,王官集鎮和江蘇省農科院、省市區農技中心等專業機構展開合作交流,編制花園酥梨的質量控制技術規范,并對種植管理者進行培訓,確保花園酥梨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
花園酥梨目前已發展優質梨園近3000畝,同時培育出一批優秀農業人才。此外,為進一步打造花園酥梨全產業鏈,花園酥梨基地正在持續建設中,未來不僅是花園酥梨主產區,更是集產業、休閑、觀光、采摘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酥梨三產融合特色產業基地。陸云杰 攝
圖為實踐團隊在三產融合特色產業基地合照。羅煜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