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聚產業強鎮,擎畫振興藍圖
訪聚產業強鎮,擎畫振興藍圖
微湖煙波極目收,鐵塔聲遠壯濟州。為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調查鄉村振興好方法,踐行我校“登高必自”校訓,在實踐課堂中“增本領,長才干,作貢獻”,7月21日,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濟寧市嘉祥縣實踐服務團隊前往嘉祥縣金屯鎮和紙坊鎮深入調研合作社經營模式,為鄉村振興挖掘源生動力。 到達金屯鎮后,實踐團與金地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第一時間取得聯系,在合作社負責人李小六的帶領下參觀了合作社內部的大型器械與生產經營流程,在李先生的講解下,我們知道了金地豐合作社的基本情況和發展現狀。在談到發展中遇到的瓶頸等問題時,李先生講到,“合作社現在最缺的就是高質量人才。那些簡單的工作合作社可以去雇傭那些老人去完成,可是像大型器械的使用、溫度濕度的測量等問題就需要那些青年人才了,可是人才太少又不愿意來,這一直是制約發展的大難題。”
下午,我們又去走訪了金屯鎮拾花社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拾花社合作社是一個典型的三產融合類合作社,我們先去參觀了作為主要銷售渠道的玫瑰小院,里面銷售玫瑰酒、玫瑰餅、玫瑰茶等以玫瑰為原料的產品,還融餐飲、民宿、玫瑰博物館為一體,自產自銷成為合作社主要銷售渠道。之后我們去了玫瑰園,參觀了玫瑰的生產和加工途徑,在與負責人王心剛先生的談話中,王先生講道:“現在合作社如果只搞農業生產,很難發展下去,必須搞一二三產業融合,尤其是第三產業,這才是合作社經濟能夠持續向好發展的關鍵。”
最后,我們參觀了紙坊鎮釣魚山農業合作社,作為黨支部領導合作社的典型,釣魚山合作社緊挨紙坊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和人才培訓學校,大量引入農業高等人才,在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合作社規模日益擴大。
行之愈篤,知之益明,實踐是青年學子服務社會的最好途徑。通過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合作社經營模式的優勢與發展問題,經過進一步調研與研究,希望能通過切身行動為合作社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青春之力。
作者:韓毅,張碩,賈睿涵,崔陽 來源:赴濟寧市嘉祥縣實踐服務團隊
- 訪聚產業強鎮,擎畫振興藍圖
- 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探究新型農村生產合作社的生產方式,助力農業農村新發展。7月20日,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濟寧市嘉祥
- 07-28
- 靜待花開,二師學子獻愛漢川
-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新時
- 07-28
- 守護碧水青山秦嶺,共筑生生不息家園
- 為深入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7月15日,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社會實踐隊前往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金米村進行實踐活
-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