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全球數字化浪潮的興起,各行各業都在面臨數字化變革的壓力和機遇。紡織業作為重要的制造業領域,也必須積極適應和引領這一趨勢。為了進一步了解目前該行業的現狀和趨勢,分析影響和挑戰,探討機遇和收集成功經驗,從而探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策略和規劃,2023年7月4日,南京財經大學“紡織業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調研小隊前往南通市宏豐紡織廠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實地參觀,并對宏豐紡織廠廠長進行了訪談,進一步了解目前紡織業數字化轉型的情況。
困境 訪談交流時,南通奇創紡織廠長林彩虹談到“這兩年紡織業競爭激烈,經過優勝劣汰層層篩選以及三年疫情影響,最終能夠留下來都是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強者之間的競爭往往更激烈。我們公司的經營理念就是做的又快又好,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升生產效率。”
近年來,位列傳統行業之一的紡織業隨著時代與科技的快速發展,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困境:一,原材料成本上升:紡織業主要依賴纖維原材料,如棉花、化纖等。然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了生產成本的增加,給紡織企業帶來了壓力。二,勞動力成本上升:在一些傳統紡織生產企業,勞動力成本上漲也成為了制約紡織業發展的因素。工人的工資提高和勞動力短缺,給企業帶來了挑戰。三,市場需求變化:消費者對時尚潮流和個性化定制的需求不斷變化,對紡織產品的設計、品質和交付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這些困境,紡織企業需要加強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減少環境污染,同時注重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總的來說,紡織業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困境的真正破解之道。
轉型 南通素有“紡織之鄉”的贊譽,有著深厚的紡織業歷史基礎,宏豐紡織廠所處的位置并不是南通紡織產業中心范圍以內,所以競爭壓力相對不是太大,所以對于中型企業來講,發展機會還是有的。數字化轉型就是紡織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大勢所趨。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優化,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通過數字化監控和數據分析,企業可以實時監測和優化生產過程,提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追溯性,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對品質的需求,總之,數字化轉型為紡織企業帶來了提升效率、提高質量、優化供應鏈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機遇。
林彩虹廠長認為“想要實現數字化轉型,首先要注重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比如說我們想用一個軟件,如果你的員工都是初中生畢業或者是小學生畢業,對新軟件的使用就需要較多的培訓成本,這就相當于將數字化轉型只在管理層,沒有深入一線生產,這是不徹底的轉型。所以說提高員工的素質教育,包括技能培訓水平很關鍵。” 目前宏豐紡織廠也只是局部使用數字化設備,沒有全大面積的開始推廣使用,距離實現全方位數字化轉型仍有很大的距離,在生產線上也采用數字化技術,相當于通過電腦將機器和人工相結合,只是實現初步數字化,想要實現全面整體數字化仍需付出很大努力
大勢所趨 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科技與信息時代,紡織業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大勢所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紡織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是提升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數字化轉型為紡織業帶來了諸多機遇,如供應鏈優化、智能制造、商業模式創新等。通過引入先進的技術和理念,紡織企業能夠在生產、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實現極大的效益和增長。然而,數字化轉型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如技術應用與管理能力的不匹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問題,紡織企業需要積極應對并尋找解決之道。面對這一偉大的轉型浪潮,紡織業必須積極探索、創新思維,以適應未來數字化時代的挑戰和機遇。
林彩虹廠長表示“未來,宏豐紡織廠會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開辟一條數字化自動化、綠色可持續之路。在生產方面,我們想要引進數字化監控系統,實時監控生產線的運行狀態和產品質量。攝像頭和傳感器等設備收集數據,并通過網絡傳輸到中央控制系統。這樣,管理人員能夠遠程監測生產過程,及時調整生產參數以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在倉儲方面,引入自動化設備和系統,如自動化揀貨機器人、物料搬運設備和智能倉庫管理系統。提高倉庫操作的速度和準確性,減少人工操作的錯誤和疲勞,提高倉庫的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在營銷方面,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和網站,進一步推廣我們的產品,實現線上銷售和交易。拓展銷售渠道,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同時引進各種數據采集和分析工具,收集和分析用戶數據、市場趨勢等信息。更準確地了解用戶需求和偏好,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
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紡織企業適應市場競爭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紡織企業應積極借助數字化技術的力量,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抓住機遇,邁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續的未來。只有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才可能在未來的紡織行業占領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