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紅色精神是我們當前和未來都需要堅持的重要任務。通過弘揚紅色精神,能夠增強國家凝聚力、提升人民群眾的道德水準,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中,紅色精神將繼續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和引領我們前進的道路。為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紀念革命精神、賡續革命精神,7月24日下午,貴州大學農學院“秋收豐稔,一禾三穗”實踐隊來到貴州省鎮遠縣參觀周達文故居。

圖為實踐隊員們在周達文故居前的合照 由貴州大學王亞琨提供
周達文故居亦稱“周公館”,位于貴州省鎮遠縣衛城和平街南側,原系周達文祖父周炳元于光緒初年修建的住宅。周達文故居也是中共鎮遠地下支部舊址。周達文,是貴州省鎮遠縣人。中共早期重要人物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擔任過重要的黨內外職務,受到中共中央、蘇共中央和共產國際的器重,是一位對中國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做出杰出貢獻的忠誠革命戰士。《斯大林全集》中的《給丘貢諾夫的信》就是寫給他的。
周達文烈士故居正大門上右邊右一塊牌匾,寫書“中共鎮遠支部基地”。故居里面是一個庭院,蔥郁的青藤爬滿了四周的封火墻,看上去典雅深邃,古色古香。故居的大門有兩塊牌匾,朝街的一面是楷書“汝南世第”,背面是篆書“履中蹈和”,8個字道出了循規蹈矩、以和為貴的家風。

圖為周達文故居大門 由貴州大學王亞琨提供

圖為周達文故居家具 由貴州大學王亞琨提供
所有實踐隊員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認真了解周達文烈士的革命事跡,仔細觀看斯大林寫給周達文的信、周達文的自傳和中共鎮遠地下支部成員的像片等實物展覽,瞻仰了周達文塑像,在塑像之后,有“凌云皎清秋松氣、傲雪高雅冬梅情”兩句詩,正如周達文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實踐隊員們對英雄模范堅定的理想信念、視死如歸的精神、對黨忠貞不渝的品質深受教育和觸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圖為周達文故居桌椅 由貴州大學王亞琨提供
讓人痛心疾首的是,在蘇聯期間,因遭到王明宗派集團等人的誣陷,致使周達文在蘇聯被捕,在監獄中歷經折磨,周達文始終堅貞不屈,堅決擁護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救國統一戰線政策,嚴詞抵制王明一伙的教條宗派主義錯誤思想。1938年,北風凜列,嚴寒襲人,周達文昂首挺胸走向刑場,一聲槍響,赤血染紅了潔白的雪地,周達文含冤被害,年僅35歲。
周達文受王明、康生等迫害在伯力后,長期背著“托派”的黑鍋,致使周達文的豐功偉績被埋沒了近半個世紀,直到1987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才為周達文同志平反昭雪。這就是我黨早期英勇奮斗的革命家,用生命譜寫了為真理而奮斗的光輝歷程。

實踐隊員們在入黨誓詞前莊嚴的宣誓 由貴州大學王亞琨提供
周達文以自己短暫的一生,追求真理,致力于學生青年運動,投身中國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堅持和捍衛真理,實踐了他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誓言。他的一生是為祖國為人民為黨的事業戰斗的一生,他是我國學生青年運動的杰出代表,是為中國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獻出一切的忠誠戰士。他無私無畏,對革命事業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在新的時代不斷前進。

圖為周達文故居內部石像 由貴州大學王亞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