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赴延安紅色足跡尋訪實踐團來到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學習,追憶我黨波瀾壯闊的延安革命史。
楊家嶺革命舊址分南北兩部分,南邊是七大會址中央大禮堂,北邊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的故居。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此居住,期間指揮了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并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因此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圖為實踐隊在中央大禮堂前合影
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實踐隊首先來到了中央大禮堂,大禮堂于1942年建成,1945年曾在此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這次會議正式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也是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雖然七大召開已七十余年,但是這次會議所體現的精神和指導思想仍然影響著現在的我們,在毛澤東思想地領導下,我黨實現了空前的團結,走進大禮堂內,實踐隊成員第一次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大禮堂的宏偉。當實踐隊隊員看見同書本內一致的布置,已成為文物的長椅時,都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同心同德”四字高懸大堂,實踐隊站在禮堂中間聽講解,歷史感油然而生,毛澤東思想永遠綻放光芒。
走出大禮堂,實踐團來到了黨中央領導的舊居。舊居的布置大致相同,一張床,幾把椅子便構成了休息的房間,一張桌椅即可組成辦公區,窯洞內連通防空洞——這便是革命先輩在革命時期生活的環境。革命先輩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艱苦奮斗,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來到楊家嶺中共中央統戰部舊址,隊員們瀏覽了墻上的老照片以及文字講解,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與黨中央有關的歷史事件,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受人民擁護和愛戴的原因。

圖為實踐隊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參觀學習
舊址和文物見證了歷史,同時也承載著歷史,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從革命圣地汲取信仰力量,努力發揚延安精神,追憶歷史,展望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