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是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扎根稻田旅,尋覓非遺行實踐團”去往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何家巖的第二天,這次我們參觀的是當地有名的苗繡館。
它不僅是當地的一個苗繡館,也屬于酉陽當地子月苗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一個工坊。據我們了解,這個公司以苗族、土家族文化傳承,宣傳推廣;文創產品設計研發、宣傳展示及銷售為一體的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它采取“店鋪+基地+鄉村繡娘”的生產模式,幫助鄉村留守婦女在家照顧老人小孩的同時,實現創收致富。
到達苗繡館,第一眼見到的是圍坐在門前的繡女們,我們發現,這些繡女不只有四五十歲的阿嬸,還有阿婆、阿妹。負責人告訴我們,她們的繡娘都是經過了專業的苗繡技藝培訓,繡出來的繡品都是數一數二的好品,看到大堂中央放置著一幅毛澤東主席的肖像,如果你不仔細觀察,根本不會發現它上面極其細密的針腳。桌上遠銷國外的小掛件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在負責人的指導下,我們實踐團也在桌子前躍躍欲試。
苗繡館的出現,給留守婦女帶來了新的希望,讓他們在自己的生活里繡出了屬于自己的桃花源;也讓苗繡這一少數民族傳統手工技藝得以傳承發揚,筑建起民族文化和世界交流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