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電(通訊員 李駿)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有利于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城鄉全面發展和社會穩定。為學習與發揚鄉村振興戰略,了解鄉村振興中所運用的方法和遇到的問題,推動鄉村振興有序高質量發展,7月21日,曲阜師范大學入鄉求真實踐隊七名隊員前往高密市聶家莊村開展“泥塑助振興,青瓦護傳承”鄉村振興學習與宣傳實踐活動。了解聶家莊村非物質文化產業振興,采訪居民對于鄉村振興的看法和見解,感悟產業振興下的聶家莊村。
走過一棟棟青瓦蓋頂的傳統民居,實踐隊來到了聶家莊社區考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實踐隊員講解了關于聶家莊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所收獲的成果。從工作人員給出的聶家莊村在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前后的對比,清晰的展示了這個村莊的“蛻變”,給實踐隊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工作人員介紹,實踐隊了解到,聶家莊泥塑擁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最遠可追溯到明清時期。聶家莊東西兩村的土地孕育出的特殊土壤給予了村莊泥塑優異的原材料。聶家莊村泥塑技藝悠久的歷史淵源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使得聶家莊村一直傳承著泥塑技藝。
“鄉村振興戰略使得我們這里的泥塑得到了保護與發展。”工作人員向實踐隊介紹道。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和政府的幫助下,聶家莊村形成了將泥塑銷售、旅游文化、非遺傳承有機結合為一體的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的優化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可觀的收入,也為保護泥塑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了重大作用。經實踐隊員了解,聶家莊村共有32為非遺傳承人,其中有一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聶希蔚師傅,非遺從業者也有多達69人。“多虧有他們一直堅持捏這些泥老虎,我們村才能像現在這樣得到很好的發展。”工作人員在講解時感慨道。

圖為工作人員向實踐隊員講解聶家莊鄉村振興的基本情況。通訊員 王亞捷 供圖
隨后實踐隊走入了聶家莊的大街小巷,采訪當地村民,收集有關村民工作就業情況等相關問題。據實踐隊統計,聶家莊大部分村民家里都有人會捏泥老虎,并且絕大部分村民都享受到了鄉村振興所帶來的紅利。在實踐隊走訪村里一家小賣部調查時發現,小賣部里不僅陳列著日常用品,還擺放著眾多形態各異、活潑靈動的泥老虎泥塑,“俺們村里還有好多賣這些泥老虎的店,每年賣泥老虎能比以前多掙不少錢呢!”,小賣部里的老奶奶高興的向實踐隊員訴說了聶家莊在鄉村振興戰略幫助后的變化。行走于聶家莊中,大大小小、活潑生動的泥老虎雕塑為聶家莊村增添了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
農村人口外遷一直是鄉村振興中所遇到的一大難題,針對該問題,實踐隊展開了后續的采訪調查。實踐隊針對村民是否有想向城市遷移的意愿以及對于當今村莊生活環境的滿意程度等問題開展調查。“村里多好,鄰居百家的都認識,環境也好、空氣也好,城里太鬧騰了,空氣也不好”這是一位大伯在接受實踐隊員采訪時所說的話,類似的觀點同時也被大多數年齡較高的老年村民所支持。但當實踐隊向年輕村民詢問關于“是否想居住在城市”這個問題時回答卻產生了分歧,有將近一半的年輕村民仍然表示想繼續居住在村里,而其他年輕村民則表示想離開村莊前往城市,實踐隊了解到,城市中便利的交通、醫療、教育條件以及工作原因是這些年輕村民想要前往城市居住的主要原因。在采訪村里老人時實踐隊發現,許多七旬以上老人的子女早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前就已離開聶家莊到城里居住。
相較于第一個問題,“關于村莊生活環境的滿意程度”的問題村民們都給出了一致的答案。“那肯定滿意呀!嫩們看俺村現在建設的,既干凈還有給我們玩的地方。”一位老大爺開心的說到。鄉村產業振興戰略實施下的聶家莊村,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自然環境,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與提升,使得村民對村里環境都豎起了大拇指。

圖為實踐隊員向村里老人詢問其子女是否在本村居住等情況。通訊員 李駿 供圖
實踐進入尾聲,回望聶家莊,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村莊在一個個泥老虎雕塑的“守望”下,在一片片青瓦的“注視”下重新散發著勃勃生機。小小的泥塑助力了鄉村的振興,片片的青瓦也守護著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