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文化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精神紐帶。為了實現“強國復興有我,弘揚井岡山精神,賡續紅色血脈,西華師范大學“予信繪光”志愿服務隊于暑期去到南充市兒童福利院進行井岡山精神的宣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趣味課堂。我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也是共青團員,開展了有關井岡山精神的解讀課堂,對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現實意義、革命英雄與井岡山相關詩歌進行了講解。
首先,井岡山精神的基本內涵逐一展開。第一,胸懷理想,堅定信念;第二,實事求是,勇闖新路;第三,艱苦奮斗,敢于勝利;第四,依靠群眾,無私奉獻。這四句短語,是井岡山精神最精簡的概括。這些精神充滿著熾熱,福利院的孩子們認真學習這些精神,熱烈地進行了討論,我從這些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他們對這種精神的尊敬。
然后,一個個有著井岡山精神的英雄人物們走入兒童們的世界。當談到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時,孩子們紛紛發言,暢談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少了一分迷茫;當說到“朱德扁擔”的故事時,孩子們紛紛表示要無私奉獻,他們懂得了要樂于助人;當講到毛澤東同志“一根燈芯”的故事時,孩子們了解了革命年代的艱辛,懂得了要勤儉節約的道理,紛紛分享節約的技巧方法;當看到楊靖宇同志不怕犧牲,英勇就義的故事時,孩子們胸中涌上了熱血,踴躍表達著自己長大后要為祖國做貢獻的決心。
不僅如此,福利院兒童們學習了毛澤東同志的一首詩歌《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毛主席的這首詩歌生動地描述了紅軍在井岡山第二次反圍剿的情形。同時,這也體現了井岡山斗爭中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決心。兒童們在理解了這首詩歌的基礎上,進行了充滿情感與氣勢的朗誦。
最后,福利院兒童們基于對井岡山精神的深刻認識與把握,開展了文藝匯報演出。兒童們紛紛到臺上講井岡山革命的英雄故事,朗誦井岡山詩歌,歌唱紅歌。
在井岡山精神解讀課堂開展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課堂互動性強,福利院兒童們也積極分享精神感悟,我想他們的孤獨心中早已被熾熱的紅色填滿,紅色信仰在兒童們心中激蕩。
時間:2023-07-22 作者:羅晰文 來源:西華師范大學羅晰文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