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科普開眼界 專業知識促成長
為科普化學知識,提高科學素質,培養未成年勤動手、善思考的科學實踐能力。7月17日,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化雨潤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黃蓋湖鎮付家垸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以“觀化學實驗,品化學魅力”的化學科普活動。
本次的科普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將生活用品與化學實驗相結合,利用洗潔精、淀粉、白醋等常見的生活物資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瓶子火山”“櫻花雨”“彩虹雨”“非牛頓流體”“鎂條燃燒”五個實驗。
在“瓶子火山”實驗中,實踐團成員李毓陽向礦泉水瓶子中加入適量的水和洗潔精并滴入了幾滴藍色色素后再次加入了少量酵母粉,瓶子內便迅速形成了“藍色火山噴發”的實驗現象。在場的小朋友們紛紛驚呼:“好厲害呀!”看到孩子們躍躍欲試的眼神后,李毓陽便隨機邀請了幾位小朋友上來自己嘗試,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小朋友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了紅色、藍色、黃色的“火山”。
“小朋友們知道‘吃軟不吃硬’的‘非牛頓流體’嗎?”本次實驗中,李毓陽充分發揮孩子的自我動手能力,邀請了一位小朋友上臺利用水和淀粉親手做出非牛頓流體。制作過程中,小朋友未能掌握好水和淀粉的比例,導致花了較長時間仍未制作完成。李毓陽看出了小朋友的緊張,便站在他的旁邊鼓勵道:“好的實驗結果往往都是需要實驗和試錯的。”在他的鼓勵下,小朋友成功地完成了這次實驗。
“化學實驗聽起來像是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遠的事情,所以我們暑期實踐團隊希望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讓化學實驗簡單化、化學知識可視化,并特意增加自我嘗試的環節,讓小朋友們能夠更好地領略化學的魅力,增強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實踐隊隊長焦應娟說道。
時間:2023-07-22 作者:吳蔓玲 來源: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