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身體健康影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亦會影響身體健康,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在學習生活中,不僅要重視身體健康,也要重視心理健康。因此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安全增強學生自身認知和管理能力,崇陽啟明星支教服務隊為洞泉小學的學生們開展一堂《心理健康》特色課程。
考慮到很多進城務工的父母無法將孩子帶在身邊,只能把留守在農村由家中老人照顧,這樣的生活方式使很多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影響,也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據調查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表現為學習焦慮、人際交往焦慮、自責傾向、挫折感,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他們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適合的解決方法及時采取政策干預,使留守兒童能重建自信心,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支教中對于留守兒童群體應該密切關注,結合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課堂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并且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為其構建輕松快樂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在授課過程中,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確的看待心理健康問題。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分為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現實環境接觸與適應等七個方面,段鴻俊老師用分別舉例的方式,形象向學生生動詮釋了七大方面的具體含義和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并引導學生保持一個健康快樂的情緒,熱愛生活樂于學習,面對困難與挫折能采用健康的方式解決問題,正視與他人之間的關系。
段鴻俊老師通過學生對身邊遇到的不良心理問題的分享,引入學生中常見的不良心理行為如學習困難、考試焦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珍愛生命、人際交往等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并給出相關建議和解決方法。
課程結束后采訪到授課老師段鴻俊,他說:“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是避免各種突發事件維護社會安定穩定,保證家庭幸福的關鍵、是保證學生正常健康發展。更現代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前提。希望通過這節特色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一個正確的心理觀。能夠全面了解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對待生活積極樂觀具有開朗輕松的心境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