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理念并在實踐中取得卓越成效,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2023年7月18日,“山海赤子,繁星文昌”福建農林大學赴漳州東山實踐隊先后前往漳州市東山縣南門灣景區和關帝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指導老師在關帝廟的合影。
上午10時,實踐隊員們來到了漳州市東山縣南門灣。南門灣景區是東山縣的著名景點,每年有絡繹不絕的游慕名前來游覽。但在東山縣旅游業不斷發展,經濟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游客到訪使得南門灣景區的垃圾成堆,垃圾分類不當也成為了其中一個嚴重的問題。據此,實踐隊成員們前往南門灣景區開展了垃圾清掃活動,帶頭進行街道的清理,并向來往游客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清理街道。
為積極宣傳保護環境,助力東山縣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實踐隊專門制作了一份宣傳冊,其中包含東山縣的高質量發展、景區環境污染的危害、人民書記谷文昌的先進事跡三部分內容。實踐隊員在關帝廟沿線一帶向游客分發宣傳冊并進行詳細講解,旨在增強環保意識,倡導文明旅游,強化對游客的教育引導,構造“美麗,和諧,整凈”的優秀景區。此外,實踐隊也對隨意丟棄飲料瓶、包裝袋、濕巾等行為進行勸導制止,倡導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實現東山縣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為游客講解宣傳冊及填寫調查問卷。
7月18日,習近平主席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實踐隊隊員們對南門灣垃圾回收處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仍然存在垃圾“不分類,不進桶”等問題。

圖為實踐隊成員對南門灣垃圾回收處進行實地調查。
下午三時,“山海赤子,繁星文昌”實踐隊前往詔安縣生態環境局對一位優秀校友進行了采訪。校友解答了實踐隊隊員們一系列關于生態治理、環境法、環保工藝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此外,他還積極鼓勵在校大學生們努力學習,打下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以自己的所學所思為祖國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添磚加瓦。

圖為實踐隊成員對優秀校友進行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