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街走巷探尋靈潭歷史,實地調研賡續紅色血脈
7月3日,我們來到了南雄縣珠璣鎮靈潭村進行實地調研,這里有著廣東省十大美麗鄉村之名,也是紅色革命老村區。紅色熱土,秀水靈潭,在丘陵山壑的懷抱中,靈潭村這座淳樸寧靜的村莊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經過一天的調研,我目睹了這片土地上的紅色記憶,收獲許多。
我們在寄心小院下車,躍入眼簾的是一片青綠色的稻田,和風輕輕吹拂,似在與到來的我們低聲呢喃,小路兩旁修砌了各種各樣的農家小樓,有的在墻壁上繪上了青山綠水的畫,一派清新美好的圖景。目光往遠處望去,是層層疊疊的山巒翠樹,悅目的景色使我對接下來的調研工作充滿信心和期待。
梅嶺下,古道邊,靈潭熱土碧連天,這里孕育了一大批英雄兒女,他們為革命事業拼搏奮斗,甚至是獻出自己的生命,鐘蛟蟠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我們來到鐘蛟蟠紀念館,館內立著一塊大的介紹立牌,上面赫然寫著一句話“頭可斷,血可流,寧死不做亡國奴!”這是烈士先輩勇敢無畏的誓言,也是我們后輩追古思今時應當具備的忠忠愛國心。讀書時便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的鐘蛟蟠,接受了革命主義思想的洗禮,參加革命軍隊以后,他多次參加革命戰爭,水口戰役、兩萬五千里長征、平型關大捷等,身經百戰,功勛顯著。
圖為燃夢調研隊隊員在參觀紀念館內歷史介紹。
這個記錄著革命先烈英勇事跡的地方,承載了許多令人敬仰的紅色記憶。紀念館內的珍貴文物和圖片,真實地復現了那段動蕩年代的歷史場景,仿佛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看著墻上一幅幅黑白色的照片,我的心中感慨萬千,革命先輩,聽黨指揮,艱苦奮戰,浩氣長存,永垂不朽。
參觀完鐘蛟蟠紀念館,我們對當地村民展開了調研工作。穿梭在村巷路口,我們接觸到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們有的是居住在此的居民,有的是從城市里打拼完回來的農民,有的是工作需要途經此地,交談完后又要匆匆驅車離去的人。
他們大多操著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或是說著當地的客家話,衣著樸素,但每當我們鼓起勇氣上前打招呼時,他們總會笑臉相迎,目光真誠熾熱,即使我們是素未相識的陌生人。
我很緊張,也很忐忑,我怕我的唐突打擾會讓他們感到突然,擔心這張小小的紙張會讓村民感到過于麻煩。我耐心地向村民解釋著我們此程的目的,可后面發生的事情慢慢地打消了我這種顧慮。他們中有的甚至并不認識什么字,但是當聽說我們是調研工作時,都愿意熱心地幫我們忙。漸漸的,我變得自信起來,穿梭在村子里,雖然我們作為外來者,但是在與他們的對話中,是他們的真誠善良和淳樸熱情融化了人與人間的堅冰,打破了年齡的隔閡。除了紅色文化傳承情況調研外,我也了解到很多中老年人的心聲,他們心中也仍銘記著發生在靈潭村的點點滴滴,歷史從未被遺忘,而是深埋于大家的心底。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在魚塘邊發現一位正在喂魚的大叔,交談了幾句后發現他年輕時畢業于中山大學,中年時選擇回到靈潭生活,談及紅色文化,叔叔語氣變得激動,他告訴我們,他的父親年輕時參與過很多戰爭,和著名功勛鄧世昌出自同一輩,說著說著,他向我們指了指遠方的一棟尚存的炮樓遺址,談及靈潭過往的歲月,他放下手中的活,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著。彼時正值烈日,我下意識地打開傘想要為他遮一遮太陽,他抬手揮了揮,笑著和我說道:“我習慣了,你們撐吧。”
圖為燃夢調研隊隊員在靈潭村內采訪居民。
常年頂著烈日干活使得他的皮膚被曬得黝黑,他卻視此為樂,心卻始終充盈溫暖炙熱,生活賦予了他們歲月的痕跡,他們卻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笑對風霜,沿路栽花。靈潭這一方天地,我忘不了這里的山清水秀,忘不了稻田襯山,更忘不了鄉民悠悠淳樸的鄉情。
可能我們再也不會再見了,但是他們淳樸的鄉音笑貌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這對我而言是一筆珍貴難忘的財富。老一輩的村民們向我們講述著那段歷史,讓我們感受到紅色文化在他們心中的沉淀和傳承。又想起了進村時看見的那幾個字“秀水靈潭,紅色熱土。”這里是紅色血脈的傳承地,是紅色精神旗幟飄揚的地方,這個紅色記憶的搖籃,承載著一個時代的壯麗歷程。
靈潭赤子,肝膽忠心,光陰無聲,歲月留痕。紅色火種從未熄滅,每個人心中都點著一把火,一束永不會熄滅的火種,它會乘著盛夏的風,迎著驕陽,熊熊燃燒。
而這個火光會點燃黑暗,照亮來時之路,指引未來之路。
時間:2023-07-17 作者:彭俊浩 來源:燃夢調研隊 關注:
- 背上的星光
- 我們出生的時候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身上會沾上星光的顏色,而有些人星光的顏色,在背后上,也許自己看不到,旁人卻能看到他閃閃發光。
- 07-17
- 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 夏日炎炎,樹上的蟬聲鳴叫不止,絲絲燥意涌上了我的心頭,讓我不僅回想起我來到“萌芽”的點點滴滴。看著學生們成群結隊的、歡快的踏入
- 07-17
- 愛國之情由心起,教育之心因情落
- 清晨,伴隨《義勇軍進行曲》的緩緩響起,上杭中學的國旗正在跟著《義勇軍進行曲》的節奏緩緩上升,同學們神色莊嚴肅穆,眼神跟隨紅旗上
- 07-17
- 關愛農村青年,用愛萌芽
- 青少年的發展從始至今都是我國高度重視的熱點話題,俗話說得好:青年強則國強,青年的發展關乎國之發展。而農村青年的全面發展更是國家
- 07-17
- 理論宣講丨紅旗渠精神代代傳進社區
- 秉持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精神,2023年7月12日,由安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學生組成的豫見紅旗渠暑期實踐隊來到平原社區進行宣講
- 07-17
- 奇妙的一晚
- 黃昏時分,縷縷霞云隨風舒展,像古代仕女身上飄動的披帛。是的,湛江的天一直是美的,但今晚的晚霞格外美麗,我想,可能是因為美麗的不
- 07-17
- “扭”出趣味課堂
- 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輕紗,吐出燦爛的朝霞,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入我的眼簾時,一切多么寧靜。今天是我到上杭中學的第八天,依舊被上杭
-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