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懷著激動澎湃的心情,我們漫步走進了南雄市博物館,這方天地里承載著南雄百年的歷史印記,初見其貌,它由三個圓形柱組成,以俯瞰的姿態去看,它像一副徐徐展開的畫卷,向來者訴說著南雄的熾烈與崢嶸。撫摸著丹礬紅色的墻壁,不知道是不是烈日當空的原因,手掌處傳來的溫度仿佛在一點點地滲入我的身體,頃刻間仿佛穿越回到那個光輝閃爍的年代,感受著歷史的厚重和紅色的鮮艷。
邁進展館的門口,“雄關漫道”四個字赫然映入眼簾,這意味著征途并非一路坦蕩,艱辛和坎坷接踵而至,先輩烈士不畏艱難險阻,執堅毅之劍劈開黑夜里的濃霧,為中國革命勝利的勝利點燃了一簇矩火。展館內由六部分組成,分別是:星火南雄、蘇區南雄、浴血油山、抗日救亡、解放南雄、砥礪奮進,如六首譜子,層層遞進,越發激昂,譜出南雄往昔鏗鏘崢嶸的歲月,奏出那段激蕩人心的紅色歲月。
圖為南雄市博物館雄關漫道革命文物陳列展廳。
展內的燈光照亮了展示柜中的文物,它們是過去歲月的見證,是先驅者的勇毅無畏、大義凜然和忠貞愛國之心的凝結之物,它們沉默無聲,卻震耳欲聾。一件破舊的棕葉蓑衣,背后是楊尚奎心系群眾的濃濃真情;一塊方形石硯臺,背后是謝泰謙率軍奮戰的獵獵忠心。它們無聲地訴說著南雄的紅色歷史,肅繆而偉大。現代科技的結合使得展示形式不再是單一的陳列展覽,影音、模型、雕塑的運用使得文物變得栩栩如生,那些戰士們威武的身姿和堅毅的眼神仿佛要躍然紙上,令人為之動容。展示的文物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相連接,勾勒出了南雄人民從過去到現在的追求和奮斗。
圖為南雄市博物館內紅軍戰士雕塑。
博物館的角角落落,都彌漫著濃厚的革命氛圍。“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它激勵著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為一個更加光明而美好的未來社會而努力奮斗。墻上印著的這句話來自《共產黨宣言》,斑駁和做舊殘缺的痕跡,象征著無數無產階級受到激勵,竭力掙脫枷鎖,奮起反抗,在坍塌廢墟上建立起新社會,扛起工人階級的鮮紅旗幟。這些紅色記憶彌足珍貴,它們激勵著我們勿忘往昔歲月,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奮斗。
圖為燃夢調研隊隊員在參觀展廳內歷史介紹。
在參觀過程中,我留意到一對爺孫倆也在參觀著展廳中的文物,爺爺抱著孫子,駐足在幾尊人物雕像前,用親昵的語氣繪聲繪色地向抱在懷中的孩子介紹著他們的革命事跡,小朋友并不識字,但也在認真地聽著,他伸出稚嫩的手,觸摸著古銅色的雕像,剎那間好像回到了那個硝煙四起的年代,紅色旗幟飄揚過百年征程,傳接到后輩的手上,仍鮮紅不褪,熠熠生輝。爺爺溫柔的聲音,如同春風一般,播撒下紅色的種子。而孫子則像一顆破土而出的嫩芽,在革命精神的滋養下茁壯成長,傳承著民族復興的火炬。我想,這無需交談,這是精神的同頻共振,是先輩穿越風雨而來的靈魂交流。爺爺忘不了他們,我們也不會忘記。
走出博物館的大門,我的內心充滿了敬意和感恩,一方面我心中流淌著紅色記憶的涓涓細流,這讓我對南雄的歷史過往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另一方面,這些跳動著的紅色文化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和信仰。
走進那段崢嶸歲月,革命先輩的鐵血榮光熔鑄成今日的輝煌璀璨,每一次回眸,都是對紅色信念的傳承,我不是百年征程的歷史見證者,交錯的時間線匯聚于此,卻有著同樣的刻骨銘心之感。在紅色光輝的照耀下,這條走向未來的漫漫長路,我們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