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星星之火 傳承紅色血脈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寡婦村紀念館前合影
7月16日,恰逢東山保衛戰70周年,“山海赤子,繁星文昌”福建農林大學赴漳州東山黨史學習教育實踐隊來到有中國優秀旅游縣之稱的東山縣,為了深刻學習感悟中華民族紅色精神,實踐隊前往銅陵鎮的百年紅色文化展示館,領會紅色基因的延續。
實踐隊隊員在展區駐足觀看,仔細領悟館內文字影像,通過一張張意義深刻的照片,一件件厚重深處的管藏文物了解谷文昌書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艱苦,實事求是,帶領東山人民把荒島變成寶島的為人民服務精神,緊密聯系群眾,深入基層田間,人生一粒種,滿山木麻黃,谷文昌書記讓百姓心中泛起層層綠色希望,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了一座不朽豐碑。

圖為實踐隊隊員運用特殊的VR虛擬技術眼鏡觀看紀念碑的細節
獻機紀念碑,是紀念東山人民在生活十分困苦的時候仍然籌集資金買下飛機送往前線的事跡,在三次擊退日寇取得輝煌的勝利后建立的。紀念碑記錄了東山人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實踐隊隊員運用特殊的VR虛擬技術眼鏡多場景,多角度的觀看,融合現代先進技術,如身臨其境般,觀看紀念碑的細節,感悟東山人民的愛國情懷和英雄壯舉。
修身慎行自守 永葆清廉本色 “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去庸俗、遠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黨員干部的要求。實踐隊前往1387銅陵文史館內的蘇峰拱秀清賢館,注重挖掘和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觀看近現代銅陵鄉賢的偉大事跡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觀看唐朝彝的智慧故事
隊員們體味銅陵古今名人清正,賢達的思想與行為,民間孝廉故事,感受銅陵一代代延綿不斷的正氣。隊員們仔細觀看館內古代唐朝彝的耿直廉政故事,感受古代人的智慧與眼界,了解近現代為本縣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在外地為國家做出重大事業的銅陵鄉賢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愛國情懷以及公私分明,清正廉潔的人生態度。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為工作人員講解宣傳冊
遭遇人間浩劫 重遇海峽曙光下午15時,實踐隊來到了寡婦村紀念館,身臨其境地感受了寡婦村悲慘的經歷故事。實踐隊隊員仔細觀看寡婦村村民的的照片。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曾經的寡婦村五方無門宿破屋,六親很難相照顧,如今這些悲情故事已被改革開放的一個個喜訊所取代。在祖國大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感召下,給寡婦村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可喜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