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九曲黃河在山東入海,潤澤了齊魯大地,哺育了齊魯兒女,孕育了齊魯文化,塑造了山東人的精神品格。而位于與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東營市和濱州市,更是展示了黃河獨特的魅力。
濕地之城 黃河水城
“山下愿培三徑竹,東山佳賞傲東營”,東營市是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文化底蘊豐厚,是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故里、山東地方代表戲曲呂劇的發源地。通常人們了解東營,多是看到經濟相關報道,因為東營是銜接環渤海地區與黃河流域的重要戰略節點,是山東半島城市群重要沿海港口城市和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城市,是黃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其實除此之外,東營擁有眾多的旅游資源,是國際濕地城市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東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里是明初以來多次政府移民的安置區,是與中國革命同頻共振的著名老區、紅色圣地;這里臨河靠海,區位優越,風光秀美,環境宜人。東營擁有我國暖溫帶最年輕、最廣闊、保存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有著不可復制的黃河入海壯麗奇觀,先后被命名為“中國東方白鸛之鄉”“中國黑嘴鷗之鄉”。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古齊文化、移民文化、紅色文化、石油文化、戲曲文化等,在這里異彩紛呈、交相輝映。各地移民和流動人口帶來的不同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稟賦、民俗風情,在這里相互碰撞、相互啟發、相互借鑒、相互融合,最終塑造了堅忍不拔、開拓創新、匯納百川、兼收并蓄的黃河口文化。
東營是一片宜耕宜林、宜果宜蔬、宜牧宜漁、宜工宜商的兼容之地。一直都有“瓜果之鄉”“瓜棗之鄉”“百魚之鄉”“東方對蝦之鄉”的美譽。黃河口海參、黃河口大閘蟹等名優水產品更是浩浩蕩蕩走出東營,久負盛名的地方名吃如史口燒雞、黃河口蜜桃,也已經逐漸為全國各地游客所熟知。
智者智城·志在濱州
同為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濱州,因地處“渤海之濱,黃河之州”而得名,是呂劇起源之地之一,也是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濱州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依托黃河,打造了13層高的黃河樓,于其上,南可望黃河浩蕩,北可眺濱州煙火,壯哉美景,一眼盡收。趕上個響晴的日子打卡,不必進樓,遠望這赤色樓閣其間的碧瓦朱甍、飛檐蹺腳,在晴空下顯得古韻典雅、金碧輝煌,恍然間給人一種穿越之感;晚上的時候,黃河樓還會亮起絢麗的燈光,把周圍照耀得金碧輝煌,亭臺樓閣與山河之景皆是雄偉壯闊。濱州值得打卡的不光樓,還有花。游客們可以在櫻花山中體會冒著粉紅色泡泡的春天,可以來秦皇河國家濕地公園,擁有一望無際的郁金香花海。春有約,花不誤,上百萬株郁金香競相盛開。白黃粉紅紫,所有的顏色都似顏料調和在水中,溫柔的恰到好處。除此之外,濱州還藏著一座景好人少、古樸典雅的魯北水鄉——魏集古村落。從碩大牌坊下走過,迎面便是小橋流水,雕花窗欞的圖景。
同時,濱州堅持打造臨海文化旅游品牌。突出黃、藍、白、金、紅“五色”特點,整合黃河、濱海、鹽田、貝殼、紅毯等特色資源,以黃河島、貝殼堤、海港漁村等為核心,開發海洋牧場、黃河故道、渤海鹽湖等海洋旅游,加快建設臨海文化旅游度假區。
濱州的神奇不止于此,除了能讓游客一飽眼福,特色食品也是吸引游客的寶藏。比如擁有七十多年歷史的濱州芝麻酥糖,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鄒平香椿,香飄十里的青陽炒雞,魏集鎮獨具特色的全驢宴,無不透露著當地獨特的風情。
無論是天高海闊、風光秀美的東營,還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濱州,都是齊魯大地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的旅游名勝都如同一張張靈動的巨幅畫卷,將山東大地上蘊含的黃河精神與黃河文化展現在世人眼前。山東黃河三角洲,一方讓億萬炎黃子孫放飛夢想的旅游勝地,一方赤子一樣坦誠的熱土,歡迎各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