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訪民情——厚植“三農”情懷 踐行助農初心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精神及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號召,引導青年學生深入田間地頭,將專業知識融入到鄉村發展實際。7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赴云霄縣下河村云霄楊桃科技小院“愛農•興農”實踐隊在云霄楊桃科技小院首席專家朱朝枝教授、責任專家曾芳芳教授帶領下在下河村開展入戶調研工作,旨在依托科技小院的自身優勢,發揮“場域”效應,因地制宜擴大服務三農的功能,打通 科技助農的“最后一公里”,切實了解農戶楊桃生產中的種植技術難題與需求,指導農戶使用“科普中國”app,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有效服務鄉村產業振興。
實踐隊隊員在下河村入戶訪談,與當地村民進行親切對話,共同了解下河楊桃產業發展現狀和果農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境。經過走訪,實踐隊隊員了解到楊桃病蟲害,尤其是果蠅,是妨礙農戶豐產豐收的“罪魁禍首”。當前下河楊桃的果蠅防治措施主要有幼果套袋及在果樹枝干合理布置誘捕器等,而果農常因果蠅誘捕器成本相較于塑料瓶自制誘捕器高,仍在果蠅防治過程中廣泛使用塑料瓶自制誘捕器。其結果是防治成效差、對環境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污染,造成楊桃果實多病果。由此,實踐隊隊員為走訪的果農送去規范的果蠅誘捕器,同時為其介紹誘捕器的好處、宣揚綠色環保理念,并示范誘捕器使用操作方法,還耐心細致為果農解惑答疑,深受果農好評。
通過入戶訪談,實踐隊隊員也意識到因果農信息獲取的能力相對薄弱,往往容易與新技術、新機械、新政策脫軌。因此,果農及時獲取農技信息對提升農戶楊桃種植技術、促進楊桃產業化至關重要。科普中國作為國內最具權威性的科普資源庫之一,農戶可以通過關鍵詞檢索獲取農業種植過程中所需的信息內容與了解當前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基于此,實踐隊員成為科普信息員,為農戶介紹“科普中國”APP,手把手教授用手機端瀏覽科普中國,從而使農戶從中獲取有益于農業發展的各類信息,真正成為緊隨時代發展的“新農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通過此次入戶調研,實踐隊隊員充分利用云霄楊桃科技小院平臺資源,了解種植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與需求,并結合實際向農戶推廣楊桃病蟲害防治技術與“科普中國”APP,以此幫助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在發展中的面臨的實際問題。同時使實踐隊隊員在服務鄉村中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以實際行動回應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要“深入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的殷切囑托。
時間:2023-07-14 作者:唐宏 陳沁靈 龔錚鳴 許榕 來源:福建農林大學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