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偉人足跡,傳承鐵人精神
(通訊員 羅曦翼 馬世博 張凱俐)為加傳承石油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深刻理解石油發展之路,7月3日,強國“油”我實踐隊到圣燈鎮隆昌氣礦圣燈山氣田工業遺址開展石油傳統教育暑期實踐活動。
活動中,隊員們們觀看了《光榮的“黑金”記憶》紀實片,參觀了毛澤東主席視察隆昌氣礦紀念館、四川石油會戰史館、“光榮的火房”“耿耿脊梁”主題群雕等,感受了毛澤東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油氣事業的關懷和期望,了解了炭黑生產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四川石油會戰文化和西南油氣田在油氣勘探開發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巍巍圣燈山,暖暖石油情。進入大躍進禮堂,傾聽時代的聲音,走過“最光榮的火房”,撫摸歲月的滄桑。上世紀五十年代,為打破國外對我國炭黑的封鎖禁運,隆昌氣礦首個進行對天然氣研究,逐步掌握利用天然氣制炭黑,制合成油,液化提氦等技術。自主生產的“圣燈牌”炭黑更是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炭黑的封鎖禁運。隆昌氣礦也成為了我國第一個天然氣工業氣礦。
1958年3月,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冒雨視察隆昌氣礦,在21號火房前留下了唯一的一張偉人蹲姿照。1996年四川省正式成立毛澤東主席視察隆昌氣礦紀念館。“躍進禮堂”“會場展館”“最光榮的火房”一張張歷史名片保留下來,不斷鼓勵和鞭策著后人,在這里所創造的成就,可謂是“恩延百世,圣火千秋”。
時間:2023-07-12 作者:羅曦翼 馬世博 張凱俐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踏尋偉人足跡,傳承鐵人精神
- (通訊員 羅曦翼 馬世博 張凱俐)為加傳承石油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深刻理解石油發展之路,7月3日,強國“油”我實踐隊到圣
- 07-12
- 助力鄉村教育, 傳遞靈魂的火炬
- (通訊員 王偉鵬 陳浩琦 陳露萍 王鼎博)蒲公英陽光支教服務隊支教活動正式展開!
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篩選,選拔,訓練,蒲公英陽光
-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