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浙江7月9日電(通訊員 張韻 黃麗宇 何群茵)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2023年7月9日,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碧水杭城韻,生態長征行"社會實踐團來到中國水利博物館,開展一系列水利教育活動,旨在加強對水資源管理技術的了解,推廣新型環保水利工程建設理念,并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主要內容。
社會實踐團隊抵達中國水利博物館,迎接他們的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博物館建筑。社會實踐團成員們在博物館內仔細觀察各類水利杰作,包括大壩、水渠、水電站等。他們利用專業知識和館內的圖解,深入了解了這些杰作的背后故事和技術的奧秘。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這次實地參觀讓他們更直觀地感受到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技術的魅力。

(圖為社會實踐團認真討論水利的發展歷史)
接著,實踐團隊在博物館內舉辦了兩場場針對小朋友的宣講活動。團隊成員們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小朋友們介紹了新型環保水利工程的建設理念,講解了如何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為地球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社會實踐團成員向小朋友們開展第一場宣講)

(圖為社會實踐團成員向小朋友開展第二場宣講)
最后,社會實踐團成員在博物館內積極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向游客們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宣傳資料,并講解了法律的主要內容。他們希望通過這一活動,提高公眾對水資源管理法律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大家的法律意識,共同參與水資源保護的行動。

(圖為社會實踐團成員向游客宣傳相關水法)
通過這次活動,實踐團隊成員們不僅親身參觀了水利杰作,了解了水資源管理技術,還積極與小朋友們交流,宣講新型環保水利工程建設理念,并向游客們宣傳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主要內容。他們相信,通過這樣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公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將會進一步提高,從而推動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圖為社會實踐團成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