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足跡 悟初心——重溫蘇區歷史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是革命老區、蘇區全紅縣,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生活戰斗過。
為傳承蘇區精神、感悟使命初心,7月3日下午,實踐隊前往會尋安中心縣委舊址暨鄧小平舊居參觀學習。隊員們認真聆聽了“一碗清茶話迎送”“花甲老翁從軍記”等紅色故事,了解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感悟“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的蘇區精神,進一步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與決心。

(圖為實踐隊參觀鄧小平舊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文龍 攝)
好制度 永流傳——調研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活動期間,實踐隊走進筠門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深入了解會昌實行的新時代“yixin共產主義星期六”制度。隊員們了解到此項制度源于蘇區時期鄧小平同志擔任會昌縣委書記、會尋安中心縣委書記時推行的“共產主義禮拜六”制度,如今依然在會昌縣延續下來并且實現了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的傳承、融合。
作為會昌縣功能最全、規格最高、人氣最旺的實踐站,筠門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設置了居民娛樂區、紅色文化陳列館、退役軍人服務站等,積極傳播“紅色文化、漢仙文化”,努力寫好“紅、古、綠”三色文章,多方位展示了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
學思想 見行動——開展健康幫扶活動
在蘇區精神的感召下,實踐隊在筠門嶺鎮學子村衛生室組織開展了健康宣傳活動,將所學知識化作幫助村民的實踐行動,用心用情服務老區人民。
活動現場,實踐隊員有的為學子村干部和九二氟鹽化工基地的工人們開展急救培訓,演示與教學CPR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利用已經準備好的假人道具和視頻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有的給工友們發放防暑降溫用品,普及夏季防暑降溫安全知識;有的為老人進行按摩護理、測量血糖、血壓;有的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健康常識宣傳手冊,加強學生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實踐隊為百余名群眾提供了各項免費服務,獲得了村民們的廣泛好評。
當天,學子村進行助學頒獎儀式,實踐隊指導老師和兩名實踐隊員到現場,給學子村剛高考結束的準大學生們,進行大學職業生涯規劃、大學學習生活、大學應征入伍的政策介紹,激勵準大學生們好好學習,祝愿學子們能夠在今后的學業中取得更好的成就,成長為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的新時代中國青年。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活動結束后,實踐隊成員嚴邦暉說,“滿懷期待的心情,我們向觀眾科普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復蘇、止血包扎等常用急救技巧。每一個精挑細選的視頻范例,都伴隨著我們循循善誘的講解與示范,并且熱情招呼鄉親們上臺操作學習。鄉親們也積極參與配合,緊跟我們教學的步伐,身臨其境地去感受這些場景,學習這些方法。每一次的會心一笑,每一次理解后的頻頻點頭,都讓我們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收獲了豐碩的果實,也讓我們與鄉親們的距離又縮短了一步。”
實踐隊隊員李英東表示,“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聽了當地干部為我們介紹了會昌縣的當地情況,特別是了解到“共產主義禮拜六”制度源于蘇區時期鄧小平同志所推行的,這個制度延續到了如今每逢周六各個干部下沉基層,走進百姓身邊了解到百姓真正的需求,實實在在為人民服務,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其中還了解到有一位干部是北大博士,從中央來到會昌縣,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對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位干部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黨員是怎么服務人民的,這鞏固加強了我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更是一堂用行動踐行初心的黨課。”

(圖為實踐隊演示與教學CPR心肺復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騏戎攝)

(圖為實踐隊參觀筠門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后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文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