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數時代”社會實踐服務團:不負青春,遇見“未來”本網訊(通訊員 李磊磊 劉瑤)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23年7月3日,吉首大學“數時代”志愿實踐服務團來到了吉首市雙塘街道大興村小學開展暑期三下鄉支教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的暑期生活豐富起來,接觸學習新鮮事物,提高音樂欣賞水平,支教老師們給孩子們開展了音樂課,并在教學中不斷糾正孩子們錯誤的讀音,讓他們可以準確的讀出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通過不斷地練習,同學們在下課前基本都能流利的唱出歌曲,輕快的歌曲聲飄蕩在整個學校。

(圖為 志愿老師授課現場)
鄉村留守兒童溺水事件時有發生,為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教育,預防和減少溺水事故的發生,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切實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志愿老師召開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通過觀看防汛防溺水教育視頻及相關資源,在課堂上進行防汛防溺水專題教育的教學,讓孩子們對防溺水有了一種直觀和形象的認識,進而銘記在心,減少溺水事故的發生。

(圖為 志愿者進行防溺水教育)
在泥塑課上,志愿老師帶領孩子們捏彩泥,經過講解知識與操作實踐后,孩子們對色彩、構形的把握都非常大膽且富有創意,可以創造出各種奇妙作品。一個個奇思妙想的作品都體現著小朋友的天真和爛漫,也體現著孩子們內心當中對于藝術的理解。

(圖為 志愿老師教小孩子捏彩泥)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應將個人所學運用于實際教學,在實踐中受教育、愛教育、懂教育,為支教鄉村教育貢獻出青春力量。

(圖為 志愿老師與孩子們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