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弘揚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貫徹中央以“紅色”領航,融合“綠色”發展,賦予革命老區新的時代內涵,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的會議精神,本次社會實踐以霍山縣大別山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為實踐目的地。霍山縣以其大革命時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紅色文化,成為大別山安徽區域紀念館的落腳點,我們深入大別山革命老區,一起領略皖西革命兒女堅貞忠誠、無私奉獻的英雄氣概。
序廳 初到紀念館門外,剛入眼簾的是一個紅色四方的高大建筑,“四方”代表包括霍山的四個中心縣,紅色代表是大別山紅色革命文化紀念館,這個極具特色和象征性意義的建筑最先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在導游的細心帶領下,我們正式進入大別山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高大宏偉的雕塑群立于大廳中央,這是“紅旗頌”雕像群,象征著霍山縣是革命起義的最早地區之一,以舒傳賢為代表的六霍起義是燎原大別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成為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鑄就了獨特的“大別山精神”。
星火燎原 紅色中心 首先,我們了解到大別山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建立黨組織的搖籃之一。1929年,舒傳賢在霍山縣召開了第一次黨代會,從此以后霍山縣的革命就有了共產黨的組織和領導。

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大別山發動了黃麻、商南、六霍三次武裝起義,燃起了大別山工農武裝革命的烽火,創立了僅次于中央蘇區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為貫徹黨的精神,舒傳賢等人領導人民群眾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六霍起義,霍山成為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1929年5月,爆發了諸佛庵民團起義,這是在安徽地區發動的第一次民團起義,由此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期間革命英雄劉淠西英勇就義。

1930年1月,安徽省第一支正規紅軍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三師在霍山縣流波䃥組建,這也是安徽省第一支正規紅軍。
艱苦征戰 紅旗飄揚 再往前走,我們看到了大別山黨組織和革命群眾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絞殺時的不屈斗爭。隨著紅28軍的重建、黨組織的恢復和反“清剿”斗爭的不斷勝利,革命的紅旗始終飄揚大別山上。
同仇敵愾 英勇抗日 隨著農民起義的成功和革命隊伍壯大的推進,中國迎來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以鹿吐石浦大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革命是抗日戰爭階段性勝利必不可少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