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農村青年,能有今天全依賴黨的領導。在崗位上,我盡職盡責,愿意跟同志們合作,細心聽取領導意見,有時寧愿自己多吃點苦,這就是我對黨所能做的回報了。感謝黨的關心,感謝各位領導的關心,我從一個無知青年成長為今天這副模樣,一靠機遇,二靠黨。”胡多培老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前不久,安徽財經大學社會實踐隊伍有幸來到胡多培老先生家中,走近老兵胡多培,走近他的別樣人生。在了解和采訪過程中,我們從一位老兵的視角,更加微觀地了解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近四十年的變遷故事。
追憶青春歲月,從軍參黨報國
提起過去,胡多培先生顯然有了興致,在我們面前侃侃而談。他出生于1944年,親眼見證了共和國的建立和初期階段;貞浧鹕倌陼r期,胡老最大的印象是家境貧窮帶來的饑餓:“那個年代是不一樣的……那時生活困難,家庭沒有糧食。我們就到地里挖野菜、胡蘿卜、山芋,沒吃的就吃這些充饑肚子,書也沒有好好念。”
1959年,胡多培考入中學并進行學習。他回憶道:“我考入中學,我念了一個學期,學習不行,環境不好,生活困難。于是,64年的時候我來到了部隊。我為什么講這個事情呢?在我們那個時候,別說上大學了,考中專的是少數,更多人上了小學就勞動了、工作了……我當時其實是錯過了學習的機會。”
年輕的胡多培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參軍,當時只有十八歲。在部隊里,他不斷學習馬列毛概等先進思想和科學文化知識,受益匪淺。跟隨著部隊,身側的戰友就是他的老師,他將從前沒有認真學習的、錯過的課堂時光加倍彌補,開始學習政治思想、大政方針,學習文章寫作和閱讀。他篤信“笨鳥先飛”的真理,從前學習上的落后生一頭扎入知識的海洋,彌補自己從前的根基不牢、基礎不佳。胡老自謙地說道:“從我個人的成長過程來看,在基礎方面我有點缺陷,文化功底不行。在部隊那幾年糊里糊涂地過去了,我很慚愧。”
1967年,胡多培跟隨連隊奔赴黑龍江省饒河地區執行邊防反干涉斗爭任務,于1968年提出入黨申請,69年五月入黨。胡多培在軍隊和黨的號召下成為了一名有了一定知識文化儲備、胸中充滿熱血的有志青年。
胡多培在部隊工作照
從軍保家衛國,領土寸土不讓
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侵入珍寶島,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打死打傷6人。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將入侵的蘇軍逐出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的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保衛了國家的領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胡多培為原第46軍133師偵察連戰士,親身參與了這場捍衛領土主權的自衛反擊戰。他回憶道:“67年的時候,我作為偵察兵跟隨野戰部隊調到黑龍江執行任務。當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撤回了支援國內的專家,撤回了援助的一些科技和設備。蘇聯的戰隊戰斗力很強,放眼世界都是佼佼者;我們中國也不算差,抗美援朝、支援越南都有我們的身影。對蘇聯,我們是早有準備、有備而來的。蘇聯在邊境上派大軍壓境,試圖侵占我們的領土。過去這個地區是我們國家管理的,屬于中國領土,但蘇聯不認同,認為珍寶島地區屬于蘇聯,包括內蒙等地區,想把我們大片的領土占為己有……當時的國際國內局面是這樣的。”
回想起在部隊的生活和學習,胡多培老先生連連點頭:“我進部隊之后,部隊待我們很不錯。那時我們加入支援了地方部隊,共同維持邊界安全。當時中蘇之間經常出現摩擦,我們就負責保護邊界線上的居民的人身安全。我參與了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作戰,很幸運地沒有受傷,但仍有我們的戰友傷亡,這是讓人很痛心的。同時在我們當中也出現了一些英雄人物、先進事跡,這些都對我產生了影響。”
攝影不忘軍魂,求知更懂感恩
1969年7月,胡多培被抽調至沈陽軍區學習戰地攝影技能。當時戰地攝影人才不足,上級領導指派胡多培離開邊防線來到沈陽學習攝影技能,為成為一名戰地攝影記者做準備。他與一批年齡相仿的年輕人跟隨來自北京電影學院、長城電影制片廠的前輩老師們學習紀錄片拍攝和攝影攝像技術,這也奠定了胡老一生的職業和追求。
胡多培將青春熱情和強韌軍魂融入日常學習的點點滴滴,攻堅克難、鍥而不舍。面對自身知識文化的不足,他用加倍努力和刻苦一一彌補。面對我們,他回憶道:“我之前從沒有接觸過戰地攝影,在學習過程中愛上了這門技術,我就努力研究技術,算有了一技之長。當時的我一心撲在工作上,不懂就問,請老師點評,課后再補足。拍紀錄片時,我跟在老師身后不斷學習,最終學習到一整套的知識,包括紀錄片的拍攝、剪輯和制作,算是小有所成吧。”
做完著名導演、編劇謝晉專題后的合影
做完著名表演藝術家張瑞芳專題片后的合影
做完香港著名影視演員王祖賢專題片后的合影
鞠躬盡瘁幾十載,守好崗位做好人
1983年10月,胡多培轉業安徽電視臺文藝部,歷任秘書、攝影科長和高級攝影師,1994年5月任演播、制作中心副主任,2OO4年5月退休。
胡多培十幾歲參軍,二十多歲參加工作,轉業后工作二十年,六十年匆匆而過。胡多培飽懷感慨,不論是在沈陽學習戰地攝影技能,還是在安徽電視臺當秘書、攝影和科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黨和領導的關心愛護下做出的一些成績,歸功于黨的領導,歸功于中國的建設發展。身處工作崗位二十年,胡多培將軍營中培養出的精神氣質一如既往地貫徹。
(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胡多培老先生及其家人“光榮之家”稱號)
前輩教導后輩,我輩更當勉勵
在初步接觸了解采訪意向時,胡多培老先生就展現出了很樂意與青年學生打交道的特質。他表示,之所以樂意與我們年輕人交流是因為“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
采訪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