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查問卷的制作前期,實踐隊員就開始了解弘揚儒家文化工作的相關政策、各項活動,并通過知網、百度文庫等學術性網站以及知乎、各相關論壇等反應大眾真實想法的網絡場所進行信息的搜集,對于目前我國的重視傳承儒家文化但途徑單一的現狀已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又通過來自不同地市同學的簡單訪問,對教育在傳承儒學文化、繼承保護家鄉文化中起到的宣傳、培訓等作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基本掌握了相關信息,為調查問卷的設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實踐隊員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按照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劃分標準分別對社區和農村地區居民進行實地訪問調查,并通過向當地居民走訪發放問卷并進行采訪詢問的方式,走進當地居民文化生活,了解當地居民對儒家文化和家鄉文化的了解情況和看法,聽居民反映對儒家文化和家鄉文化的疑惑,從調查結果中發現儒家文化傳播與當地文化建設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整理并加以分析。
本次問卷采用以選擇題為主,主觀題為輔的形式進行調查研究,共設置了 21道問題,其中有 19個選擇題,1 個主觀題。選擇題中以單選題為主,主要是關于“您平時有看到過關于自己家鄉文化的宣傳活動嗎”、“您覺得您所在的地區對儒家文化的宣傳工作重視嗎”、“如果現在讓您列舉一些儒家文化經典您能列舉出多少”等貼近居民生活且日常活動中較為熟悉場景,有利于保證問卷結果的真實可靠性。在主觀題方面,針對本次的調研主題進行了開放性提問:“您的家鄉文化中有沒有與儒家文化相通的地方?表現在哪里?”該問題難度適中。與此同時,我們針對各類主體人群設計了詳盡的問題。

圖為調查問卷具體問題回答的數據。通訊員 楊欣蕊 供圖
本次社會實踐采用線下發放和線上平臺相結合的方式,由實踐隊員分別負責所對應的實地調研地區的問卷發放和回收,并在此過程中盡可能地保證問卷填寫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最后收回有效調查問卷。
在采訪和調查結束后,實踐隊隊員對采訪和調查結果進行了反思和總結。在調查中,絕大部分人們認為地區的文化建設不到位,覆蓋面不夠廣。雖然存在儒家文化的宣揚,但主動性不高、傳播效應不夠。實踐隊隊員認為加強儒家文化和家鄉文化傳播與推廣工作任重而道遠,這需要基層自治組織在日常中多進行相關工作的開展,同時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身體力行到社區中進行普通話的推廣和宣傳,而相關文化推廣工作的重點目標,是社區中的年輕人,要注重加強對青年群體的宣傳力度,同時也要適時對中老年進行相關的講解。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調查,實踐隊隊員收獲頗多,對于不同地區和不同年齡段人群對于儒家文化和自己家鄉文化的了解程度有了充分的認識,實踐隊隊員認為傳播儒學與家鄉文化是大勢所趨,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講好儒家故事與當地家鄉文化故事有助于人們更好的認同和接受儒家文化,做好對當地文化的保護,提升居民們自身的文化素養,更好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化自信。此次實踐,曲師學子讓儒家文化傳承在當地社區得到了積極響應,為當地文化的推廣和宣傳貢獻了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