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財學子社會實踐:以快遞垃圾回收機制促鄉村振興
我的記憶里,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冽冽寒冬,城市的任何一個隱藏垃圾的角落,都擁有著這樣一類身影:皮膚因風吹日曬而顯得有些蒼老,穿著方便活動的服飾,戴著或沒戴橡膠手套,在垃圾桶、垃圾堆等地方檢索、翻找著,時而將找到的東西摞好堆好帶走。兒時的我會稱之為尋寶,我現在仍然會稱這為尋“寶”,這“寶”于私是他們的生計,于公是節約下來可供再次利用的資源。這通常是廢品回收的零散下游回收,也是部分快遞垃圾的歸宿。但這樣的回收效率并不高,收入也并沒有很高。通過2023年1月15日到1月17日的寒假社會實踐,我認為快遞包裝垃圾的回收也可以與傳統的垃圾回收產業鏈相結合。
現今,隨著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快遞速度的加快及快遞范圍從城市到農村的不斷擴大,可以預見,快遞包裝廢棄物會越來越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然而,對于快遞包裝廢棄物,卻沒有明確完善的處理機制,基本上都是與其他垃圾一起交由垃圾回收產業鏈處理。我認為,應對日益增長的快遞包裝廢棄物數量,我們可以將快遞企業與垃圾回收產業鏈進行有效鏈接,如建立快遞包裝垃圾的專門回收站點,與其余垃圾形成區分,從而在回收循環再利用時更便于快遞企業回收使用。
通過實地調查與走訪,我們也得知許多民眾對于快遞包裝垃圾,并不是沒有回收意愿,但也苦于沒有規范統一的回收渠道。這是個人意愿與回收意圖沒有形成有效對接的結果。我認為,傳統垃圾回收站點可以與快遞企業進行合作,開辟回收快遞包裝垃圾的專門站點,能夠提高回收效率,形成明確的回收渠道。但這也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相應的監管,具體的監管制度也仍需探索完善。
我認為,這樣做既能緩解快遞垃圾帶來的環境壓力,又能建立相對完善的快遞包裝垃圾處理機制,一定程度上能夠提供少量生活收入,有利于鄉村振興。
時間:2023-02-03 作者:小小句 來源:安徽財經大學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