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社區,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越來越惡劣,溫度越來越高,海岸線逐漸升高,保護環境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著保護環境這個主題,實踐隊隊員來到社區做垃圾分類的宣傳。首先,實踐隊隊員先跟社區介紹了垃圾分類的意義:一,減少空氣污染,很多垃圾都是通過焚燒來進行處理,焚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有毒氣體和二氧化碳,危害人們的生活,垃圾分類就能讓有毒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減少空氣污染;二,減少水污染,垃圾分類里面有一類是廚余垃圾,分類這類垃圾是為了防止廚余垃圾焚燒的過程中產生液體流入地下,造成水污染;三,減少占用土地,處理垃圾的方式除了焚燒以外,還有土地掩埋法,土地掩埋法非常占用如今如此珍貴的土地,垃圾分類可以回收一部分垃圾并且分開處理,可以有效減少土地占用;四,回收利用資源,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可以不焚燒,回收利用紙皮塑料金屬等垃圾,經過一定的處理,可以實現資源再生利用:五,減輕人工負擔,不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就會需要人工進行分類可回收垃圾,十分浪費人力,垃圾分類可以有效的減輕人工負擔。
其次,實踐隊隊員給社區人們介紹了垃圾分類的類型,有四類,分別是: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紡織類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塑料瓶、舊衣服等;二,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處理;三,廚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物類廢物,經過生物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以生產0.3頓的肥料;四,其他垃圾,主要包括除上述三類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垃圾,用適當的方式可以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實踐隊隊員在向社區人民介紹完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垃圾分類的類型之后,接著到社區工作者的工作地點,向社區工作者詢問該社區的垃圾分類情況,據了解,所處的社區已經進行垃圾分類處理,但是垃圾目前還是沒有很好的實施起來,居民沒有按照垃圾分類的垃圾桶進行分類處理,居民都屬于直接扔進垃圾桶而不在意是什么垃圾。實踐隊隊員隨即去采訪社區居民,居民給出的答案是,垃圾分類太過于麻煩,平常家里面也不進行垃圾分類處理,所有垃圾都放在一塊兒。對此,實踐隊員明白了,對于垃圾分類沒有很好的實施起來是因為有如下幾個原因:一,部分群眾環保意識不強,群眾可能不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以及群眾不知道怎么樣對垃圾進行分類,推行垃圾分類不僅要改善居民生活的環境,更深層次的要去改變居民從古至今留下來的陋習,祖輩留下來的生活方式一朝一夕難以改變,思想任然處于被動狀態,存在應付和僥幸心理,不認為自己多年來的習慣會造成什么壞影響。二是保潔制度不完善,保潔員隊伍的老年化和保潔制度難以全面實施是主要問題,年輕人都在外出務工,社區只剩下老年人可以進行保潔,從而影響垃圾分類的效果并且垃圾分類缺乏監督制度,導致垃圾處理效果全憑保潔員的責任意識。

實踐隊隊員經過這次實踐更深層次的明白了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垃圾分類在進行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同樣,實踐隊隊員也明白了社區工作者的工作如此辛苦,不僅需要做好調查,社區的種種工作,還需要帶動群眾的思想。垃圾分類道阻且長,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難以一下子改變,需要青年志愿者和社區工作者做好宣傳工作。實踐隊隊員應該從自我做起,做好帶頭作用,通過自己的所作所為,帶動身邊的人跟著自己一塊兒做好垃圾分類的處理,帶著家里人,帶著親戚朋友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共同創造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