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手機、互聯網、快捷支付平臺等,實施詐騙犯罪活動,給包括一些大學生在內的受害群眾造成嚴重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為增強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7月1日至4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慧眼啟航”實踐隊開展以“防范電信詐騙,提高保護意識”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線上發放調查問卷,了解群眾防范情況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隊采用線上的調查方式,問卷調查涉及社會的不同人群,涵蓋社會的各類主體,增加了調查結果的真實性以及可信性。實踐隊在調查問卷中主要涉及到的問題是在面臨詐騙事件時,群眾所做出的不同處理方式,通過后期對于調查問卷的統計,實踐隊員發現大多數群眾在面臨該事件時能夠選擇出正確且合理的方式。由此可見,經過國家多年對于詐騙分子的打擊活動以及各地長期的普法宣講活動,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正在不斷增強,知道如何利用合理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錢財。盡管群眾懂得該如何保護自己,但是近年來網上電信詐騙的事件仍在出現,可見,只讓群眾從文字方面知道是不夠的,還應從行動上防止上當受騙,當真正面臨電信詐騙時,能夠保持清醒的狀態,通過合法、合理的方式來守住錢財。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實踐隊員制定出初次的實踐方式,前往各自家鄉中進行實地調研并總結出大體的解決方案,各地區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反詐騙的宣傳活動。
深入社區各地,開展實地調研
7月1日,實踐隊員陸續返回到自己的家鄉中,開始實地調研。實踐隊員先前往當地公安局了解近年群眾受到電信詐騙事件數量,然后對當地群眾進行采訪,詢問對于詐騙方式的了解以及在面對詐騙分子時該采取怎樣的舉措。7月3日,實踐隊員召開線上會議,統計各地區的調查結果。群眾認為自己將會受到的詐騙方式主要是以下八種:一是網上兼職詐騙,犯罪嫌疑人打出網絡兼職工作環境自由、兼職門檻低、工作回報高的幌子,以“網店刷信譽”承諾由兼職人先支付將退款并返利;二是網購退款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客戶網購信息后,假扮客服,以“退款”、“卡單”為由電話聯系客戶,要求與客戶網上聊天,并誘導客戶點擊他們提供帶有“木馬”程序的退款網絡鏈接,騙取事主的銀行卡、支付寶賬戶及身份、驗證碼等信息,以遠程遙控、協助指導為由,將其賬戶內現金轉走;三是中獎通知詐騙,犯罪嫌疑人發短信告訴你“被熱播電視節目選為幸運觀眾”,或“某公司周年慶典感恩回饋被抽中”獲得筆記本電腦等豐厚獎品。但領獎前需繳納“公證費、保證金、稅費”等一系列費用;四是好友借錢詐騙,犯罪嫌疑人竊取別人的QQ號后,冒充身份向QQ好友急事借錢、充話費等手段詐騙,有的截取QQ號所有人的視頻資料放到聊天窗口中謊稱音頻傳輸故障。
探索新道路,提高防范意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7月1日至3日實踐隊員前往各自的家鄉,就電信詐騙問題探索幫助群眾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方法。實踐隊員分析認為群眾的防詐騙意識正在不斷提高,懂得應當采取怎樣的行動,但是當地的詐騙事件仍在出現。基于此實踐隊員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利用演示文稿和短視頻的方式來進行防電信詐騙知識講解;第二步結合當地的真實事例告訴居民要在面臨電信詐騙時不可掉以輕心,保持冷靜的態度,不要落入詐騙分子編織的陷阱里;第三步讓居民表達自己的觀點,使防詐騙的意識深入內心。7月4日,實踐隊員再次進入各自的家鄉中,落實“三步走”的方式,提高群眾的自我防范和保護意識,維護好自身錢財。經過一整天的努力,實踐隊員的宣講活動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和積極配合。探索出一條助力群眾提高防止電信詐騙意識的新道路。
創建和諧社會,我們都在行動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近年來持續多發高發,手段日益復雜,新騙術層出不窮,讓許多的受騙者蒙受巨大的損失,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一顆毒瘤。社會的和諧發展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做出努力,提高防范意識,減弱詐騙分子的自信,讓電信詐騙遠離我們,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為創建和諧美好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