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電(通訊員 周珂 薛文淵)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陜西理工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組織開展了“農旅融合,青年領航”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一行于8月22日至8月25日前往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老君鎮果樹種植基地展開實地走訪,探究“硬核”農作物在鄉村產業振興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硬核”桃子,為鄉村帶來甜蜜實踐團一行在果樹種植專家羅全義的帶領下先來到了“硬核”桃子—桃林種植基地。“桃花四散飛,桃子壓枝垂。”遠遠看去,桃林映入眼簾,桃花已然不見,只有桃子壓得樹枝垂下了身,豐滿的桃子長的粉嘟嘟,散發著沁人的香氣。果農們正在忙碌著采摘桃子,在果農的熱情招待下,實踐團的成員有幸品嘗到“皇塘仙桃”,那清脆的桃片在口中“嘎嘎”直響,脆口極了,酸中帶硬,甜多酸少。經了解得知,漢中氣候宜人,日照時間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辛勤勞作的果農,才使得桃子品相鮮艷,味道鮮美,深受本地市民的喜愛。在漢中市漢臺區政府和老君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老君鎮皇塘村連續兩年舉辦了鮮桃采摘節暨美食納涼夜活動,“皇塘仙桃”品牌也由此名聲大噪。羅全義也向實踐團成員說到:“在國家政策和技術的支持下,個體小規模種植是農民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投資少,風險低,收益高。今年,我種植的十畝桃樹產量居高,銷路暢通,平均每畝地可以買七千元,可以說效益非常可觀。”
圖為皇塘仙桃 多彩大學生通訊員安晫喣攝
“硬核”菌菇,為鄉村帶來發展在后疫情時代,守好百姓的“菜籃子”是重中之重。實踐團一行隨后來到老君鎮慶豐村鵬鵬特色菌菇園。初進菌菇培育基地,一輛貨車停靠在門口,工人們正忙碌著將打包裝好的蘑菇往貨車上搬運,準備運往漢中市區各大超市銷售。在基地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參觀了菌菇培育的整個生產銷售流程,初步了解了不同種類菌菇的培育方法、生長環境和市場價值。菌菇基地負責人介紹,該基地種植菌菇種類繁多,其中最受市場歡迎的菌菇是袖珍菇,因其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而備受消費者喜愛。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產品銷路模式多樣化,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很多時候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產品銷售。據慶豐村村干部透露,鵬鵬特色菌菇園的負責人為返鄉創業人員,為照顧家中年邁的父親,毅然決然返鄉創業。他們憑借自己在廣東省種植多年菌菇的經驗技術,在當地政府的支持,成功在漢中創辦了該菌菇種植基地。“菌菇種植特色產業有力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有效解決了鄉村閑置人員的就業,為當地農民撐起了“致富傘。”慶豐村村支部書記劉曉燕說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當前,越來越多返鄉創業青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留在農村,扎根田野,主動發展農業,積極探索發展特色產業的鄉村振興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為農民增收添加動力。

圖為工人們在打包菌菇 多彩大學生通訊員安晫喣攝
“硬核”柑橘,為鄉村帶來財富秦嶺以南,巴山以北的漢中盆地,是中國北部偏南邊緣的柑橘生產基地,素有“橘鄉”的美稱。最后,實踐團一行來到老君鎮新興村柑橘種植基地來進行實地調研。在同基地負責人的溝通中,了解到漢中柑橘具有甜中潛酸,口感勁爽的獨特風味,每年的九月份開始成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該地區致力于做大做強柑橘產業。截止目前,全村橘子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這里生產的桔柑因皮薄、汁多、肉嫩、酸甜適中、營養豐富而遠銷全國各地。
圖為新興村柑橘 多彩大學生通訊員安晫喣攝
同時,實踐團一行采訪了當地的柑橘種植戶,了解近幾年柑橘的產量、銷量和銷路。大部分種植戶表示,柑橘種植是他們的主要經濟收入,在政府提供技術人員指導的情況下,柑橘的收成越來越好,效益也越來越好。但是也面臨著柑橘滯銷,蚊蟲災害、人工采摘損失大等問題。為此,實踐團成員也同當地政府進行了及時溝通聯系,當地政府表示,會加強技術的更新和全國各地的聯系,促進柑橘產業的發展,解決產業存在的問題。
圖為實踐團成員和老君鎮村民合照 多彩大學生通訊員薛文淵攝
本次三大“硬核”農作物種植園之旅,實踐團成員們在實際走訪中切身感受到了鄉村產業振興對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的重要性,產業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生活也就富裕起來了。鄉村在振興,青年在行動。相信實踐團成員一定會讓青春之花開在三秦大地,將青春的光熱散發到田間地頭,以吾輩之青春,建設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