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圳市“啤酒小鎮”、南京市“十里造船帶”分別作為資本主導和政府主導的老舊廠區改造特例,探索老舊廠房轉化機制,河海大學老舊廠房生態價值再實現機制調研團于2022年8月5日至10日,通過周邊居民交流、實地考察走訪、與項目相關負責人訪談的方式,深入了解兩地現有改造情況,力圖從中總結出經驗方法。
南京“十里造船帶”分隊
與相關負責人訪談,深入了解基層工作
為探索浦口區“十里造船帶”生態價值再實現機制以及目前浦口區長江段生態整治情況,實踐團與浦口區水務局俞芳琴科長取得聯系,并前往浦口區水務局與訪談人俞芳琴科長、宋啟航科員進行訪談。
圖為團隊成員對俞科長及宋科員進行訪談 通訊員 季欣然 提供
團隊成員季欣然首先圍繞“十里造船帶”企業遷出方案提問,俞科長表示,在生態整治方面,浦口區政府積極聯絡當時仍在運行的47家企業,多方協調為訂單尚未完成的企業爭取時間,收集場地信息供計劃搬遷企業選擇,并為失崗職工舉辦專場招聘會等,力求將計劃拆遷的企業損失降到最低。
在浦口區江畔未來發展趨勢上,俞科長表示,未來浦口區長江段生態整治將會向文化旅游發展,用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串聯“春江十里”,發展“美麗經濟”。過去沙塵漫天、壓抑灰暗的江畔,未來將會成為南京市民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除此之外,宋科員向團隊成員介紹,在管理方面,政府通過大數據等技術,將信息化與追蹤和治理相結合,采取各區域聯動、各人員追蹤的方式,引入專門的管理系統,實時更新工作人員的長江巡護路線,并在巡護目鏡上安裝相關設備,共享畫面,以提高效率、保證質量。并與各個區級政府以及環境局等相聯動,達到信息共享目的。
最后,俞科長認為,當下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展望“十四五”發展新征程。目前,浦口區“十里造船帶”憑借豐厚的成果,成為新一線城市老舊廠房生態價值再實現的標準實例,從生態環境保護出發,以文化旅游、產業產值為主要特色逐步推進“長江大保護”落實。未來將會進一步把生態江岸還給江豚,還給居民,還給自然。
開展實地調研活動,了解周邊居民意見
“十里造船帶”分隊成員在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東龍山郊野公園集合,在公園江岸段及周邊農村展開了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季欣然對居民進行采訪,就生態整治改造影響方面提問。周邊居民表示,隨著近幾年改造的不斷推進,昔日灰塵漫天的江畔已成過去。環境的修復確實伴隨著一定的經濟損失,但是,政府后續的補助工作正在開展,現在江畔著實成為養老圣地,生活安逸。
圖為團隊成員采訪周邊居民 通訊員 季欣然 提供
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團隊成員楊麓寧認為,政府如何引導經濟發展、產業建設及生態修復在后疫情時代達到平衡共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探索普適性老舊廠房生態價值再實現機制的關鍵所在。
深圳“啤酒小鎮”分隊
走訪施工現場,了解改造現狀
在南京分隊持續推進工作的同時,深圳“啤酒小鎮”分隊成員于深圳市羅湖區東昌路金威啤酒工業遺址公園集合,走訪工地改造情況以及居民意見。目前遺址公園項目仍在施工中,團隊成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對項目現狀進行調研。
通過走訪實地,團隊成員對目前施工進展、園區布局、廠房改造走勢有了初步認識,同時也對廠房保留的建筑主體日后用途產生疑問。成員將疑問保留總結歸納,期望在日后的訪談之中找到答案。
聆聽項目匯報,以期答疑解惑
團隊成員楊駿杰、花曉嫻與“啤酒小鎮”項目負責人,雪花啤酒總經理羅先生取得聯系,并前往雪花啤酒營運部進行訪談。羅先生介紹項目現狀之后,團隊成員對“雪花啤酒”開展階段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并向羅先生提問。
訪談過程中,羅先生詳細介紹雪花“啤酒小鎮”項目開展情況,表示目前已完成項目規劃土地交易等工作,正在推進施工設計與建設,項目分為三期進行并同時開工。目前雪花啤酒與華潤成立投資公司,共同建立啤酒文化小鎮、配套宿舍、產業用房以及研發用房,希望通過深圳啤酒小鎮經驗,形成可復制的商業模式。由于目前出于瘦身狀態,希望以“啤酒小鎮”為例潛移其他省份,實現其他雪花啤酒老舊廠房的價值再實現與利用。
團隊成員楊駿杰就“啤酒小鎮”定位以及遺留設施的利用方式進行提問,羅先生表示,“啤酒小鎮”定位以啤酒文化為中心,開展相關工業生產與商業活動,在保留原有啤酒工廠特色的同時,與商業結合達到利潤最大化。羅先生表示,雪花啤酒始終以環保作為生產標準,為保證不干擾商業活動運行,未來將會引入更高標準全自動生產儀器,結合原有廠房生產基礎,達到節約能源與生產高效并行。羅先生認為,如何利用商業利潤推動廠房轉型,在達到收益目標的同時進一步推動廠房改造,以此不斷促進老舊廠房可持續發展道路,是雪花啤酒致力于探索的廠房轉型模式。
圖為項目負責人答疑解惑 通訊員 楊駿杰 提供
通過與項目負責人交流,團隊成員花曉嫻認為,在資本主導的老舊廠房生態價值再實現過程中,政府在其中起主導作用。企業以政府規劃為標準逐步推進老舊廠房改造,與老舊廠房原有資源優勢相結合,綜合考慮市民需求取向,一方面實現商業盈利,一方面利用廠房現有資源進行工業生產輸出,才能達到收益峰值。
在本次實踐過程中,實踐團通過老舊廠房這一亟待生態價值再實現的目標載體,深入觀察訪談南京“十里造船帶”、深圳“啤酒小鎮”等地調查研究,與項目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流思考,獲取第一手資料,對于兩類老舊廠房改造實例都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接下來,在實地考察和訪談的基礎上,團隊成員將會把應然與實然研究、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力圖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針對具體問題的實踐工作做出積極貢獻。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通訊員 季欣然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