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地具有一定的“保存歷史,定格瞬間”的寶貴功能。它能夠讓人跨越歷史的長河,走進那段光輝崢嶸的歲月,讓人在與歷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對話中,不斷深入思考,反省自身,在參觀過程中實現心靈和精神上的蛻變。
01遼寧朝陽趙尚志紀念館
參觀人:賈蕊萌
趙尚志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曾率部馳騁于黑嫩平原,轉戰于松花江兩岸,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在東北抗聯史上有“南楊(靖宇)北趙(尚志)”之譽。
位于趙尚志將軍的家鄉遼寧省朝陽市的趙尚志紀念館建筑面積5900平方米,布展面積4000平方米。紀念館以弘揚尚志精神為主題,以趙尚志革命戰斗的一生為主線,展廳由忠義之家、剛烈少年、尋求真理、投身革命、武裝抗日、威震北滿等八個部分組成。盡管趙尚志將軍生前留下的文物、照片很少,但館內展陳還是通過大量人物歷史圖片、趙尚志遺物、場景繪畫、半景畫及幻影成像等聲光電手段,再現了將軍生前的光輝業績。
在參觀過程中,趙尚志將軍蒙冤后請求恢復黨籍的請求書展現在我們眼前,信中這樣寫道:“黨籍,是每個共產黨人的生命。我不能一天離開黨,黨也不要一天放棄對我的領導。”將軍對黨的堅定信仰,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英雄業績傳千古,尚志精神激勵后人,庚續紅色血脈,傳承尚志精神,我輩刻不容緩。
02黑龍江哈爾濱李兆麟將軍紀念館
參觀人:代鵬宇
8月16日,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去參觀了李兆麟將軍紀念館。該紀念館坐落在哈爾濱市道里區兆麟街88號,是以文物、圖片、雕塑、影視等手段,全面展示李兆麟將軍生平的專史陳列紀念館。
李兆麟將軍的事跡我從小便耳濡目染,從東北抗聯的艱苦抗日,到抗戰勝利后為解放哈爾濱奮斗。紀念館內的一件件文物,一張張照片無不體現出李兆麟將軍艱苦奮斗的精神與勇于犧牲的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東北大地淪陷,李兆麟將軍率領著東北抗聯行走于白山黑水之間,冬天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卻凍不著他抗日的決心。他以身作則,英勇作戰,更鼓勵自己的戰友,他曾作露營之歌以此鼓舞將士們。抗戰勝利后,李兆麟將軍在黨組織的指示下利用合法的身份與國民黨反動派針鋒相對,無情地揭露了反動派假和平、真內戰的真實面目,最終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殺害。李兆麟將軍犧牲后,哈爾濱人民強烈要求把水道街改為兆麟街,把道里公園改為兆麟公園。李兆麟將軍永遠地活在我們心中!
我們不能忘記如今的歲月靜好是烈士們的鮮血換來的,在二十大召開之際我們應當繼承先輩遺志,傳承紅色精神,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03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堂
參觀人:甄成
鄭州二七紀念堂建成于1952年,是鄭州市為紀念192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京漢鐵路工人運動,在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舊址組織修建的。
1923年2月7日工會代表被誘騙談判,遭到反動軍隊的槍擊,赤手空拳的工人糾察隊當場被打死30多人、打傷200多人,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罷工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它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黨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影響。
二七紀念堂通過展覽的形式向參觀者們再現了“二七大罷工”的歷史,展出了令人震撼的與這段歷史相關的文物與畫作,展示了如今鄭州市高速發展的美好愿景,令人敬佩于“二七大罷工”的領導者與參與者們堅毅勇敢、寧死不屈的英雄品質,感恩于先輩們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