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兩山”重要理念,深刻剖析了生態壞境與經濟發展互為表里、相輔相成的內在邏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要建立在綠水青山的基礎上。為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中國礦山大學化工學院聯合能動學院開展“踐行‘兩山’理論,守護生態城市”垃圾分類調研實踐活動。壞境保護離不開每一個人,8月12日,能動學院學生何雨卿在河北滄州進行了一天的走訪調查,了解垃圾分類的情況。
首先,何雨卿采訪了垃圾中轉站的工作人員,得出城市部分小區已經開展了垃圾分類,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街邊隨處可見的分為可否回收的垃圾桶,實則最終還是混合收走的。對于垃圾分類的態度沒有滿不滿意的問題,感覺只是麻煩了一些,但也會盡全力配合。
隨后,何雨卿去往醫院,進行實地考察和采訪。就醫院而言,垃圾分類主要是靠清潔工的分揀,要嚴格避免醫療垃圾的污染。其所設置的“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等分類垃圾箱作用較小,部分醫患垃圾分類意識不強。
總之,垃圾分類的有序推進不只是政府的“獨角戲”,不僅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完善地督導制度,還需要全社會居民地支持與參與。希望城市本地地環保組織可以將垃圾分類工作不斷完善,動員居民積極養成垃圾分類地好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