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歷史建筑參觀學習
8月23日上午,實踐團成員來到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進行參觀學習。李子壩公園是重慶首個抗戰遺址公園,但將它與同類景點區別出來的是沒有展品陳列,只通過高公館、李根固舊居、劉湘公館、國民參議院舊址、交通銀行學校舊址這五組抗戰歷史建筑來展現重慶抗戰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金融等各個方面的歷史風貌。
除了紀念抗戰的紅色屬性,李子壩公園也是附近居民的休閑活動場所。進入公園,可以看見老人小孩三三兩兩、四五成群的漫步園中。和平擁抱了曾經戰火交織的土地,孩童天真爛漫的笑語慰息了曾經的炮火轟鳴。在一段悲傷的歷史上,人們重建了安寧。這就是李子壩公園—作為抗戰遺址而生,成為人民公園而存。
次日我們在重慶宋慶齡故居繼續我們的紅色筑夢之旅。這里不僅是抗戰時期宋慶齡曾居住過的寓所,還是“保衛中國大同盟”中央委員會舊址,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推開黑漆樸素的院門,可見一幢米黃色的小洋樓和一座宋慶齡先生的白色雕像。這棟樓的風格獨特,方圓結合,中西式合并,形狀難以描繪,為楊能深于1936年設計建造的,此樓還曾在抗戰時被國府外交部租用過,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這里成為了宋慶齡在重慶的個人居所和“保衛中國同盟”的辦公地點。
一樓正在進行志愿講解員的公益培訓,參加培訓的多為小學生,他們在學習有關宋慶齡先生的偉大事跡,為成為一名正式的志愿講解員做準備。踏著青石臺階緩緩步行至二樓,此樓層展示了宋慶齡生平事跡,詳細介紹了宋慶齡先生在重慶居住期間為抗戰做出的偉大貢獻,還有宋慶齡重慶文物資料的展出,帶領我們更直觀的了解這段紅色記憶。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宋慶齡來到重慶,之后她不斷寫信邀請國際友人來重慶,成功重建“保衛中國同盟”。保衛中國同盟是一個極為廣泛的統戰組織,其目標有二:一、在現階段抗日戰爭中,鼓勵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民主的人士進一步努力以醫藥,救濟物資供應中國。二、集中精力,密切配合,以加強此種努力所獲得的效果。其主要活動是廣泛動員和爭取海外華僑與世界各國人民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并以援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為主要目標。“保盟”在宋慶齡領導下,積極開展對外宣傳。介紹中國抗戰的形勢和需要,呼吁國際援助,組織募捐、義賣、義演活動,支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尤其是向陜甘寧邊區和敵后抗日根據地支援了急需的人才、物資和經費。抗日戰爭期間,宋慶齡利用自身特殊的身份和崇高的聲望,積極投身全民族抗日救亡運動,在國共之間架設起溝通的橋梁,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獨特而卓越的貢獻。
三樓為“復原成列展”,還原了當時宋慶齡居所的環境。包括會客室、“保衛中國同盟”總部辦公室、宋慶齡辦公室、琴房、臥室和衛生間,生動地描繪出宋慶齡在重慶時的生活狀態。
經過這兩天的參觀學習,我們對抗戰有了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認識,這段歷史充滿辛酸,也不乏感動與溫暖,中國共產黨和各黨派愛國人士都為曾抗戰付出了很多努力,作為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定,愛國愛黨,修身立德,向偉人學習,報效祖國。
時間:2022-09-02 作者:黎佩玲 鄭穎 來源:本人 關注:
- 抗戰歷史建筑參觀學習
- 實踐隊來到重慶市渝中區宋慶齡舊居陳列館、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參觀學習
-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