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百年史,奮斗中國夢——走進江漢關博物館
百年榮辱鐘聲訴,復興使命世代傳。2022年8月28日,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赴湖北省武漢市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江漢區沿江大道江漢關博物館進行參觀,深入感受這所建筑展示出的武漢百年風云變化。
(圖1 實踐團隊參觀江漢關博物館)
實踐團隊抵達江漢關博物館時,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復古典雅的建筑,這是民國時期建造的海關大樓,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風格,極具藝術感染力。該館在充分保留原建筑的基礎上,廣納珍貴文物,依托老建筑的文化底蘊還原百年前的場景。
(圖2 實踐團成員認真觀察展品)
伴隨著時間墻上指針的轉動,武漢現代化歷程緩緩拉開帷幕。以“漢口開埠”為武漢現代化的開端,歷經“艱難跋涉”探索正確道路,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向輝煌”。實踐團成員們因展柜中陳列出的不平等條約而心情沉重,對歷經艱難險阻發展民族經濟的張之洞、盛宣懷等人心懷敬意,在看到經過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后,武漢在經濟、政治、生活等方面水平顯著提高時,實踐隊成員們由衷的為武漢、為祖國自豪與驕傲。
(圖3 館內高度還原百年前海關大廳場景)
海關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象征著國家主權。在江漢關博物館內,高度復原了百年前報關大廳、稅務司辦公室等場景,走進其中,仿佛穿越時空,看見工作人員坐在書桌前核對數據,聽見戴著眼鏡提著公文包的先生在結單臺詢問相關事宜,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展現了當年海關的繁忙景象。博物館重現當年之景,警示著當代國人應不斷增強國家實力,牢牢捍衛主權。
(圖4 邁向“武漢2049”)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再鑄輝煌。實踐團參觀到最后時,看見墻上寫著“邁向武漢2049”,凝聚著一代人對武漢城市發展的期盼,更彰顯著中華兒女堅定理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設中國夢的決心與信念。走出博物館,陽光傾灑,樹影搖曳,預示著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方曉雨
圖片:方曉雨
來源:華中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