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喜迎黨的二十大的勝召開,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2022 年 7 月 25 日至 8月 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學院“砥礪黔行”小分隊趕赴貴州,開展紅色文化調研活動,活動中,我們去到貴州省博物館、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貴陽市達德小學舊址、林青烈士就義處等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黨史學習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學習黨史,宣傳黨史,來研究我們黨的歷史,深挖革命先輩崇高的革命精神與對黨的信仰,汲取紅色力量,賡續精神血脈。
第一站,小分隊來到了貴陽市省工委舊址。舊址坐落在貴陽市中心,原稱高家花園。這座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庭院,青瓦灰墻、古韻悠悠。1935年1月,紅軍長征期間中共中央直接批準建立了唯一的省級地方黨組織——中國共產黨貴州省工作委員會。中共黨員、高家后人高言志提供了高家花園作為革命人士秘密居住、工作和舉行會議之地,這里成為了省工委部署工作的地方。我們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參觀學習了貴州革命的發展過程以及林清烈士與國民黨反動派斗陣的革命事跡。

(圖為成員合影)
跟著林青烈士的腳步,我們來到了林清烈士就義處,瞻仰我們的革命先輩。林青烈士時任貴州省工委書記,同時兼任遵義縣委書記,后因叛徒出賣,于1935年9月11日被捕押赴刑場。行刑前,林青烈士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高唱《國際歌》,大義凜然,從容面對死亡。兇殘的敵人為阻止他,竟然用刺刀刺進他的口中……林青壯烈犧牲,年僅24歲。林青烈士用生命向我們證明了什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他堅定信仰、忠于理想、忠于人民、寧死不屈。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后輩學習的精神。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貴陽市達德學校舊址。達德學校原是元代“南霽云廟”,后改為“忠烈宮”,是當時貴州著名的私立學校,創下了諸多“第一”,后因中共著名共產主義者王若飛曾在此就讀并任教而出名。在舊址中我們感受到了當年王若飛烈士求學路上的艱辛,學校的擺設陳列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小隊成員立下誓言,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用向王若飛烈士一樣為我們的國家做貢獻。受到王若飛烈士精神的感悟,第二日我們便在貴陽市達德學校舊址為我們參觀的游客講解學校的歷史以及王若飛烈士光榮的革命事跡。不管是身處逆境,還是面對生死考驗,王若飛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如磐石,對黨的忠誠始終如一,并為共產主義事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希望通過我們的講解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王若飛烈士的革命精神。

(圖為成員給游客進行宣講)
最后,我們來到了貴州省博物館來參觀學習我們貴州的紅色文化與紅色歷史。博物館中展覽著我們紅軍在長征在貴州的路線圖。通過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講解,我們了解到了,遵義會議召開的背景以及意義,同時也感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通過四渡赤水,擺脫了國民黨數十萬的追兵,奠定了我們紅軍長征勝利的基礎。為了將我們貴州省豐富的歷史文化展現給游客,我們在貴州省博物館社會宣傳部門的支持下,來到博物館中選傳我們貴州的豐富紅色文化,效果顯著。
為了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活動。團隊來到遵義赤水市開展鄉村振興活動,在此次活動中,團員們將之前學到的精神應用到實踐中,協助當地農業服務站的工作人員,走訪困難群眾,宣傳我們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結束后得到我們工作人員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