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繪黨史,演繹知共情——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青螢隊社會認知主題課程順利開展
2022年7月29日,為建構學生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華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青螢隊社會服務實踐隊伍于釘釘會議平臺為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人和小學的學生講授以社會認知為主題的課程,主講人為隊伍文教板塊隊員李婉萍、余幸嫻。
社會認知主題課程由兩部分組成:“多一點理解”角色扮演之包容同理他人教育課和美術經典賞析之“書畫中的黨史”價值建構教育課。
在上午的課程中,李婉萍老師提出“沉浸課堂、積極發言、尊重他人”三約定,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接著,李婉萍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互動,通過“故事引入”“不同角度看圖片”“撕紙游戲”等環節,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幫助同學們理解“同理心”這一概念;播放關于情緒認知的小視頻,幫助同學們認識、管理情緒;列舉情景故事,通過角色扮演小游戲、表達理解選擇題等環節,同學們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會共情、理解他人。最后,李婉萍老師對上午的課程進行內容回顧與總結,與同學們分享了“如何表達理解”的方法。
下午,余幸嫻老師以“南湖紅船”“南昌起義”“紅軍長征”“西安事變”四個重要歷史事件為例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征程。她通過展示相關藝術作品的照片和動畫視頻,揭示了上述四大事件的歷史意義,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黨史,學習黨的偉大精神,提升歷史思維水平,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余幸嫻老師將多種藝術形式融入黨史教育中,為同學們講授了一節深入人心的價值建構教育課。
本次社會認知課程以角色扮演和黨史教育為切入點,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社會認知和價值取向,學會理解他人、換位思考。豐富的課程內容加深了同學們對黨史的了解,有助于同學們培育愛黨愛國情懷,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本次課程詮釋了我隊“美育塑魂,螢潤無聲”的實踐主題,同學們在課程學習中拓寬個人視野,磨礪思想意志,身心靈得到全面發展。
時間:2022-08-27 作者:秦熙彤 來源:華南師范大學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