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市盛產梨,舉世聞名,素有"梨鄉"之稱。萊陽梨,亦稱茌梨,因產于萊陽市而得名,是山東省的著名特產之一。多為倒卵形,果實碩大,果皮為黃綠色,萊陽梨表面粗糙,有褐色銹斑,萼部凹入。果肉質地細膩,汁水豐富,口感清脆香甜,是梨中的上品。含糖量高達9.76%,比一般梨高2~3%,并含有各種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團隊在了解到萊陽梨的歷史文化,營養價值后,前往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蘆兒港村進行了實踐調研,時值七月中旬,滿眼望去,黃色碩大的果實掛在枝頭,萊陽梨的形狀和顏色好似一個綠色的大斑點卵石。大多數萊陽梨都是倒卵形的,果實碩大,果皮為黃綠色,上面布滿了褐色的斑點。
聽當地農民說“以紅土崖下前后發坊、蘆兒港、肖格莊、照旺莊、大小陶漳的最為著名,其中在蘆兒港還有一棵400多年樹齡的老梨王每年依舊開花結果。萊陽梨的栽培面積建國前只有兩千多畝,最高年產量不過二十萬斤。如今梨園已擴大到五十多萬畝,平均年產在一百五十萬噸以上。”
查閱相關信息,我們了解到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27.93億元,增長4.37%。農業增加值11億元,增長-2.8%。糧食總產28.8萬噸,比上年增長-2.96%;油料總產7.98萬噸,增長10.99%;水果總產22.98萬噸,增長5.46%;蔬菜總產96.77萬噸,增長6.53%。肉類總產4.07萬噸,禽蛋總產8.08萬噸,奶類總產6.06萬噸。水產品總產2.1萬噸,增長10.5%。全年造林160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19.2%。全市農機總動力68.2萬千瓦,增長1%。
通過這一次親自調研,我們了解到萊陽梨文化以及萊陽梨的營養價值和延伸價值,我們深知在如今這個大時代,我們應該助農脫貧,集中力量精準扶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