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深入的對濟寧市魚臺縣的各項政策社情進行社會實踐,探尋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的鄉村振興之路,7月18日下午,煙臺大學微觀魯鄉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了魚臺縣張黃鎮,進一步走進基層鄉村,走訪、調研了其鄉村建設的巨大成果。這讓實踐隊成員真切感受到了其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鎮上人民濃烈的幸福感。在與馬歡書記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張黃鎮是由三村回遷形成的聯合社區。獨特的由來賦予了張黃鎮更加獨特的意義,鎮政府為實現經濟民生兩手抓,既防止化工園區的建設污染村莊又能發展化工經濟,采用了獨特的回遷方式。回遷后形成了新型社區,為進一步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建設了鄰里中心。現在,湛藍的天空一塵不染,美麗的新鄉村社區整潔安詳,村民們正在這方溫暖的土地上擁抱新時代、暢享新生活。
為更好的便利民生,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深入的完善社區服務系統,打造出讓群眾向往的幸福生活圈,張黃鎮根據其獨特的由來,打造了鄰里中心的社區模式,更加豐富了其獨特的鄉村振興意義。鄰里中心社區以便利社區生活,探索鄉村振興之路為初心,把商業和服務設施集于其中,開設了衛生室、超市和文體活動室等功能區域,既縮短了社區居民獲取社會服務的距離,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又滿足了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體活動室內容豐富,面向各個年齡段的群體,開辦了不同的文化區域,讓群眾更切實地享受到了鄉村振興的成果。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有利于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群眾在放松身心的同時,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提高素養、陶冶情操;同時也更加有利于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文化生活的引領,引導群眾堅定文化自信,自覺抵制不良文化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