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加入了脂肪與肥胖知識調研團隊,這也提高了我對肥胖人群的關注度。
肥胖人群,是指體重指數大于30的特定的人群,這類人群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天生的胖,第二種是身體上某種營養失調而導致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乏看到肥胖人群或者有肥胖傾向的人群,在社區中也不難看到,現在有許多兒童也有肥胖傾向,而其中的大多數兒童,皆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
營養不良是一個描述健康狀況的用語,由不適當或不足飲食所造成。通常指的是起因于攝入不足、吸收不良或過度損耗營養素所造成的營養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飲暴食或過度的攝入特定的營養素而造成的營養過剩。如今家中不乏有長輩想要給家中孩子最好的,遇到任何好東西,只要孩子喜歡,就無節制的給孩子。不注重營養搭配,只隨著孩子性子,久而久之,身體缺少某些必須的營養成分,如果還不熱愛運動,每天呆在電視電腦旁邊,自然就變得肥胖起來。
然而,肥胖對人體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首先,會增加關節負重,如果體重增加,會增加關節負重,造成骨關節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骨關節炎,走路時出現關節痛;其次,會引起心血管系統損害,體重增加對心臟負荷也很大,心臟需要拼命收縮,出現血壓增高。肥胖的患者通常合并血脂增高,對血管壁影響較大,容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如果斑塊明顯凸起,會造成血管堵塞,如果堵在心臟冠脈內,會形成冠心病,如果完全堵死,容易發生心肌梗死;然后,還會引起大腦缺氧,肥胖的患者會出現打鼾,導致晚上大腦缺氧,使大腦休息不佳,第二天精神狀態不佳,嗜睡。同時由于大腦缺氧,身體某些應激激素增高,導致患者出現血糖、血壓升高,部分患者因為缺氧打鼾會導致呼吸暫停。
所以,我們要預防肥胖,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控制熱量攝入,能量攝入過多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食預防肥胖一定要控制熱量攝入,少吃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如奶茶、蛋糕、巧克力等;其次增加運動,即使人體熱量攝入不多,缺乏運動也可引起肥胖,主要原因是缺少熱量的消耗。因此預防肥胖、控制體重要進行適當運動,如爬山、打球、游泳、跑步等有氧運動,避免久坐;然后合理的膳食計劃,由于膳食結構不合理,長期能量攝入超過人體所消耗的熱量,使體內脂肪過度蓄積,體重超過正常參考值范圍,導致肥胖發生。需要平衡膳食結構,合理化飲食,如少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如燒烤、油炸食品,適當多吃高蛋白、低熱量、低脂、低鹽食物;最后健康的生活方式,情緒的應激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異常也是肥胖的重要致病因素此外睡眠問題,尤其是失眠也與肥胖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關系。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作息規律,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保持良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