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滿載沉重的心情參觀鄖陽各地,大量的參觀者紛至沓來,重溫歷史,共同找尋著革命烈士領(lǐng)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的答案。8月20日,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夢耀中華”紅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鄖陽烈士陵園與鄖陽博物館,去追尋這里的紅色歷史與記憶,共同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偉績。
實踐隊員第一站來到鄖陽烈士陵園,一大早,烈士陵園外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有學生,有社區(qū)里面的老人。實踐隊員一進門,向上走去,赫然寫著“鄖陽烈士陵園”,上面的浮雕栩栩如生。實踐隊員們來到在北面之后,一座雄偉的烈士塔直沖云端。在仿古碑亭長廊里,篆刻著二七大罷工領(lǐng)導之一的施洋烈士,鄖縣籍員、百色起義組織者、紅8軍政治部主任何世昌。陳列室29塊展板上詳記著丹江口、鄖縣、鄖西、房縣、竹山、竹溪等縣市革命斗爭史,是十堰市史料最完備、囊括面最廣的革命史館,整個陵園蒼松翠柏,莊嚴肅穆。實踐隊員來到烈士陵園首先看到的是紀念碑,實踐隊員站在紀念碑下,看著上面鐫刻著各個革命時期犧牲的1609位烈士英名。隨后實踐隊員集體默哀,向烈士致敬,心隨著平靜的聲音輕輕地走著,沒有豪言壯語,大家都放下手中的事情,默默低下頭。
圖|實踐隊員為先烈獻上花圈
在負責人的帶領(lǐng)下,實踐隊員先參觀了鄖陽革命紀念碑長廊。實踐隊員邊走邊看,兩邊是宣傳展板,中間展覽了許多實物,如解放軍所使用的槍,榴彈炮等。實踐隊員最感興趣的是那架被鄖陽人民拯救的飛機,伴隨著負責人帶有磁性的講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西進航線要道的場景生動地還原在實踐隊員的面前。
同時實踐隊員還采訪到烈士陵園的負責人,聽著他們的事跡,使實踐隊員的心豁然開朗,實踐隊員紛紛表示:明白了人民烈士為了解放全中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拋頭顱,撒熱血,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這面旗幟。為了勝利,他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實踐隊員紛紛說道:此刻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心靈的感激,使他們的在天之靈得到慰藉。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實踐隊員重溫了入黨誓言,大家駐足停留,在宣誓聲中共同表達對共產(chǎn)黨的無比忠誠和對革命烈士犧牲精神的無限敬佩。在敬獻花圈之后全體成員一同瞻仰了抗日英雄紀念碑,閱讀著革命先烈的事跡。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實踐隊員在負責人的帶領(lǐng)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實踐隊員,此刻也都很莊重。
圖|實踐隊員觀看紅色歷史故事
實踐隊員第二站來到鄖陽博物館,管內(nèi)展出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珍貴革命文物二百余件,還有超多的文獻資料和圖片,生動想象地概括介紹了南水北調(diào)工程中軍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實踐隊員紛紛表示: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一名大學生,要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tǒng)。投手實踐隊員還看到革命先烈用生命的鮮血保衛(wèi)了祖國和人民,他們大無畏的精神深深震撼著實踐隊員的心靈。那些烈士英勇就義時還是那么的年輕,在國難當頭時他們一心只為了救國,在奉獻自我生命時,他們根本沒有去想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一心只想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堅守共產(chǎn)黨的秘密。實踐隊員看著照片上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臉和充滿朝氣的樣貌,讓人心中不由的肅靜。
不知不覺,實踐隊員來到博物館的最頂層,從一張張黑白的照片上實踐隊員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堅定的眼神。仿佛聽到了同胞堅強的吶喊“還我山河、還我家園”,實踐隊員還看到了烈士奮勇抗戰(zhàn)的場面“硝煙彌漫,解放軍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讓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祖國大地上高高飄揚。實踐隊員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靜立在烈士們的墓碑前,讀著熟悉的詩。
圖|實踐隊員在鄖陽博物館的合影
據(jù)了解,此次活動不僅實現(xiàn)了實踐隊員與紅色文物零距離“交流”,學到了文化知識,還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勵著大家學會保護文物,在文物中學到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不了的,讓歷史文化煥發(fā)新的活力,提高愛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