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古廟初相遇,非遺文化傳古今——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暑期社會實踐隊訪城隍廟
8月19日,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暑期社會實踐隊出發前往三原縣城隍廟進行參觀學習,領略華夏建筑藝術的魅力,感受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的傳承與發展。三原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八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在全國城隍廟中首屈一指。每座建筑疏璃蓋頂、雕梁畫棟、美若宮殿。集明清建筑藝術之大成,體現了我國古建筑整體布局合理,結構嚴謹,刻鏤精致,紋飾典雅的特點,是我國珍貴的古建筑文化遺產。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還有幸采訪現任陜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咸陽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王惠老師。從事剪紙藝術以來,摯愛剪紙藝術的她在創作中不斷吸取陜北和關中民間剪紙的營養,以豐富自己的作品內涵,并大膽將現代繪畫元素融于作品之中,形成了古樸典雅,生活氣息濃厚的寫實主義風格。在提及中國傳統剪紙藝術時,王惠老師表示,剪紙藝術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創作,更是一種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每一幅作品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構思和設計,為的就是讓它們都有自己的深刻含義,擁有自己的特別價值”。在采訪現場,王惠老師還向實踐隊員們現場創作了一幅剪紙作品并將其贈予,其精湛的技藝和嫻熟的手法令隊員們贊不絕口,近距離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王惠老師希望讓全國人民通過三原的剪紙藝術感受到三原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三原縣的群眾文化事業爭光添彩。
通過今天的實踐活動,隊員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和傳統文化教育,進一步增強了道路自信與文化自信,樹立了深厚的愛國情與高遠的強國志,深知璀璨當下正在不斷延伸,光明未來仍需踏實開拓,將會懷著“事不避難,知難不難”的精神勇往直前,書寫新時代的奮斗華章。
時間:2022-08-21 作者:徐立言 農華年 來源: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暑期社會實踐隊 關注:
- 以大學生鮮活之精神,助力鄉村之振興
-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巫李隊”前往重慶巫山開展針對當地脆李的現代化種植、采摘、銷售狀況的專題調研,讓青年學子們對現代化種植技術
- 08-23
- 江蘇學子三下鄉:鄉村振興進行中
- 為了解鄉村振興策略在一線的落實情況,同時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服務意識,8月20日起,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組成實踐團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內部,探訪水權交易發展
- 為探訪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平臺發展狀況,研究交易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情形,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河海大學東西部水權交易機制調研團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