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第一紅街”,重溫紅色歷史故事
武漢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它曾是中國大革命的中心和抗戰初期全國抗日運動的中心,更是第一、二次國共合作的重要政治舞臺。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留存著大量革命遺址遺跡,它們承載著紅色基因靜靜矗立,無聲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的光輝歷史。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中國第一紅街”,它位于武漢市武昌區司門口,這里匯集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毛澤東同志舊居等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舊址。為了學習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2022年8月20日,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暑期實踐隊決定前往武漢的”中國第一紅街“進行實地參觀學習。
第一站: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經過大約四十分鐘的車程,團隊的成員們終于抵達了“中國第一紅街”的第一站——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一幢幢民國時期的建筑映入眼簾,頓時一種歷史的厚重感讓團員們立刻打起了精神。這是中共五大的舊址,這次大會中國共產黨從革命失敗痛苦中獲得極為深刻的經驗教訓,在奮斗中探索前進,產生了巨大的指導作用。在這里,成員們也能更加體會到革命道路的不易。
第二站: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參觀完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后,團員們來到了第二站——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由毛澤東一手創辦,團隊成員在這里看到了一間大禮堂,即為當時的大教室,地下排放整齊的長凳,想象到農講所的學生正襟危坐,認真聽講毛澤東同志講述中國農民和農運的樣子,成員們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第三站:毛澤東舊居紀念館
團員們從農講所舊址出來,步行3分鐘,就來到了第三站——毛澤東舊居紀念館。當年,為便于開展農講所的工作,毛澤東租用了都府堤41號一棟三合院民居。走進紀念館,一組毛澤東同農民交流的雕塑就吸引了團隊人員的注意,紀念館講解員介紹到,毛澤東十分注重農民的看法,每到一處,他都廣泛接觸和訪問廣大群眾。這種工作方法真實體現了工農聯盟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等深刻思想。從毛主席的房屋裝飾也可以看出,他生活十分儉樸,保持著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本色,這讓團隊人員深刻地感受到了以毛主席為代表的廣大黨員前輩的吃苦耐勞、執著奉獻的精神。
百年崢嶸初心不改,感謝此次實踐,讓團員們能夠親眼見證歷史,深刻體會到黨領帶群眾翻身求解放的艱辛歷程,給團員們帶來了革命蓬勃的精神,這也將成為團員最珍貴的精神財富!此次實踐后,成員們紛紛立志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傳承革命英雄的遺志,使黨和國家能夠發展得更加壯大!
時間:2022-08-21 作者:孫奧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以大學生鮮活之精神,助力鄉村之振興
-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巫李隊”前往重慶巫山開展針對當地脆李的現代化種植、采摘、銷售狀況的專題調研,讓青年學子們對現代化種植技術
- 08-23
- 江蘇學子三下鄉:鄉村振興進行中
- 為了解鄉村振興策略在一線的落實情況,同時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服務意識,8月20日起,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組成實踐團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內部,探訪水權交易發展
- 為探訪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平臺發展狀況,研究交易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情形,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河海大學東西部水權交易機制調研團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