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0日至2022年6月23日,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隊伍——“赴阜陽市疫情防控宣講小分隊”以楊橋鎮農村小學為主,以周邊村莊為輔開展了疫情防控下居民防疫生活習慣和抗謠知識面的健康宣講,讓楊橋鎮的居民正確的認識新冠病毒,了解當前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情況,知道其傳播途徑,學會防疫知識,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防疫的科學方法,不信網上的“偏方”,一手抗“疫”,一手抗“謠”。
全組成員在實踐中細分相關負責的部分,以便工作更加順利科學地進行,調查范圍更廣,結果更全面。隊員對居民進行訪問,采用我問你答的形式去探究楊橋鎮居民了解疫情的方式渠道、疫情期間生活方式發生的改變和對疫情期間所流傳謠言所持態度。安排隊員在訪問的同時拍照,做視頻記錄等。最后在訪問結束后給受訪者發送提前備好的宣傳頁并跟其講解傳單上的防疫措施,如勤通風,使用公筷等。最后給受訪者普及謠言的不科學性,強調要相信權威官方信息,并送出準備好的口罩和酒精棉片等小禮物。
暑期臨近,防疫更要抓緊。隊員們走進課堂宣講授防疫知識,引導學生自覺執行疫情防控規定,健康安心地度過暑假。團隊精心制作了課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輔以圖片、視頻等,介紹如何防范新冠肺炎等常識,講解七步洗手法和如何正確佩戴口罩等。
在宣講過程中,隊員們發現同學們對防疫小知識也有不少自己的見解,于是隊員們邀請同學們上臺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防疫小妙招。
隊員們在此次宣講行動發現:雖然大部分人對謠言呈懷疑態度,但仍有少數人曾有過相信諸如“雙黃連口服液可預防新冠病毒”一類的謠言,究其原因,一些人認為傳播者對于這些信息信以為真,想讓更多人知道。對于網絡上鋪天蓋地的信息,少部分人沒有自我辨別的能力,這就需要國家監管部門加強對網上信息傳播的監控,從源頭上阻斷謠言的傳播。
令人欣慰的是,在全國抗疫防控措施的引導下,不少居民都能認識到新冠病毒的危害,了解病毒的傳播途徑和學會一些疫情防控的方法。大多數人的人自我防護意識增強,積極承擔起一名中國公民該擔負的責任,響應國家號召,減少外出,居家抗疫。通過此次疫情的沖擊,大家在感嘆慶幸自己生活在中國的同時,也更加懂得熱愛生活,也更加會珍惜身邊的人。
除此之外,大多數居民的生活習慣有了極大改變,從疫情發生至今,出行佩戴口罩、外出聚餐使用公筷已成習慣,居民們還學會了七步洗手法,定時開門開窗通風,定期消毒……這直接體現居民對防疫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也從側面體現了國家對疫情防控工作的付出。2020年疫情期間,“信息流行病”在全球蔓延,西方媒體對中國的造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及國際危機傳播應對能力的不足。因此,官方媒體應建立高效的國際傳播機制,提高國際傳播能力。增強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對抹黑中國的陰謀論和謠言進行及時正面的回應,擠壓謠言的生存空間。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普及中國抗疫舉措與成就,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推進全球抗疫事業發展。 雖然我國防控工作已取得不錯成績,但是大家仍然不能松懈,堅持到真正脫下口罩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