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鄉(xiāng)村振興,培育未來人才,使廣大青年大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奉獻于社會,推動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浙江海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組成了“漁音·育禾”岑港社區(qū)公益支教實踐團,于7月18日開始了為期14天的暑期社會實踐之旅。

面向海島社區(qū)留守、民工子弟、單親家庭兒童開公益支教活動,繪制一幅浙海青年帶領岑港少年乘波浪、踏云帆的美好畫卷。本次實踐活動從團隊選人到課程安排層層把控。來自不同專業(yè)的大學生首先要根據(jù)專業(yè)特長替孩子們答疑解惑是最基本的。其次在習近平總書記大力實施鄉(xiāng)村振興與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背景下,大學生們融入浙江海洋大學文化特色和地理臨海特色展開特色課程。為了讓孩子們對先進的科學技術有一定了解和興趣,團隊成員聯(lián)合海大機器人社團向孩子們展示了機器人以及3D打印的模型等;為響應培養(yǎng)科學人才從小做起團隊成員中物理專業(yè)大學生給同學們開展了科學小知識課程,磁鐵等教學工具為孩子們枯燥的假期生活帶來不少樂趣;娛樂課程如手工剪紙、破冰自述、紅色電影等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同時也增進了同學之間和孩子們與大學生們之間的距離;再者,由于舟山臨海,大學生們還帶領孩子們學習領略了關于海上救援與自救相關的浙海大特色課程。
圖為實踐團成員講解并展示小狗機器人
圖為實踐團講紅色故事,帶領孩子學習紅色精神人生的扣子但從一開始就要扣好。身為大學生的青年同志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是建設時代的第一顆扣子。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們又何嘗不是呢?青年帶領少年,讓祖國的花兒向陽盛開更是讓時代的第一顆扣子扣牢、扣實。由此揚帆遠航,才能披荊斬棘、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