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革命舊址,敬先烈風采
游革命舊址,敬先烈風采
——建筑學院“再續紅色商都前緣”暑期實踐隊。
這一天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再續前緣”實踐隊隊員們來到了位于白寨鎮的劉堂廟。隊員們在這里積極學習紅色精神,發揚紅色力量。探尋古跡追憶先烈。
在進入劉堂村革命遺址之前,我們也查了關于劉堂村革命遺址的資料,但由于這片紅色遺址知名度過低,我們即使在網上,也只能了解到零星的遺址的建立過程和建立背景。
正如新密時報上所說:“一座劉堂廟,半部新密革命史”。劉堂是我黨建黨初期,在密縣乃至鄭州、河南地區建立組織較早、活動時間較長(長達14年之久)的紅色根據地。
我們雖有心進入其中瞻仰革命舊址的風采,但可能是疫情的原因,我們沒能進入其中,僅有舊址門口豎立著一塊石碑,正面寫道,劉堂廟革命舊址。
新密市白寨鎮劉堂村的劉堂廟革命舊址,多年前已入列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卻風化破損嚴重,無人問津。雖不知內幕,但在外面看著便很破敗,我們雖心痛不已,但也無能為力。看著地上“年代久遠”的垃圾,落葉滿地,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撿拾一些垃圾,掃掃地了。雖杯水車薪,但也代表了我們對革命故地的尊重。
由于無法進入劉堂廟中,我們便前往了附近的劉堂村,對其中的村民展開了采訪。在我們的采訪中,一位不愿公開露面的村民介紹稱:“恁破的房子,還是文物保護單位呢,看著都讓人心疼。”在詢問中,多位村民表示,愿意掏錢修繕。我們也希望將來能看見這座劉堂廟能重獲新生吧。
為期一天的調查,我們了解到黨在地下工作的艱辛,在創立之初的艱難和發展之初的困難。在這里我們雖然看到了令人惋惜的一幕,但我們更多的了解到這片土地也埋藏著許多令人尊敬的先烈故事。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們的名字雖會被人遺忘,但他們的精神會成為紅色精神的一部分,被我們永遠傳承下去。
負責人聯系方式:建筑學院徐龍銳16696686652-1248901364
指導老師:吳航
時間:2022-08-17 作者:徐龍銳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以大學生鮮活之精神,助力鄉村之振興
-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巫李隊”前往重慶巫山開展針對當地脆李的現代化種植、采摘、銷售狀況的專題調研,讓青年學子們對現代化種植技術
- 08-23
- 江蘇學子三下鄉:鄉村振興進行中
- 為了解鄉村振興策略在一線的落實情況,同時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服務意識,8月20日起,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組成實踐團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內部,探訪水權交易發展
- 為探訪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平臺發展狀況,研究交易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情形,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河海大學東西部水權交易機制調研團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