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生態文明,遇見綠色東營
黃河口生態旅游區位于東營市河口區,距離市區約1個小時車程。黃河,作為中國的兩大母親河之一,奔騰萬里流經九省,終在山東東營匯入渤海。東營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治理黃河作為東營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一環。黃河流域的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有助于黃河文化的保護,還有助于黃河文化的傳承河發揚。
碳達新生實踐隊驅車前往東營黃河口生態旅游區,沿途天空陰沉,到達黃河口時,天氣轉晴,實踐隊成員頂著烈日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依次前往生態木棧道、河口怪柳、觀鳥科普園和黃河入海口瞭望塔。隊員們了解到,黃河河口三角洲屬于鹽堿地,不易植物生長,但怪柳卻可以在這種土地中蓬勃向上,并且改良土壤屬性。同時,黃河口生活著多種珍稀鳥類,實踐隊員在這里觀賞到東方白鸛、蓑羽鶴等。通過查閱資料,實踐隊成員學習到,蓑羽鶴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雖然體型瘦小,但能飛躍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講解員介紹道:“濕地城市特色是東營未來的發展潛力、希望所在和最大優勢,東營會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河口區建設知識提升綠化水平的一個縮影。”
王莊沙區始建于2012年,經過多年植樹造林,總面積達到2.03萬畝,王莊林場建設管理辦公室先后榮獲“山東省綠化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教育基地”“全國生態建設突出先進貢獻集體”等榮譽稱號。
上午9時,碳達新生實踐隊從東營市區乘公交車前往利津縣,經過長途顛簸于11時到達林場入口處。王莊沙區林場工作人員韓濱帶領實踐隊進行參觀,由林海六路駛入林場區內。“這片區域是無絮楊”“這兩排是柳樹,后面的是榆樹”“這一片是優質果品生產基地,改良品種可以控制成熟時間”……林場的工作人員由于每日工作其中,對于林場的每一處都了如指掌。林場區參觀結束后,實踐隊進入辦公樓,學習了解林場的黨建工作和優秀成果,參觀林場工作人員的工作和休息區域。隨后,實踐隊成員在食堂內進行午餐,食堂工作人員介紹道,這里的菜品全部來自于林場內自己的養殖種植,做到綠色純天然。參觀的最后一項,工作人員帶領實踐隊員登上森林防火瞭望塔,俯瞰整個林區,并向實踐隊員們介紹未來王莊沙區林場的發展前景,邀請大家五年后有機會再次參觀。
東營市正在從曾經的油田城市——因油而生,因油而興,而向一個綠色發展、生態優良的城市轉型。黃河流域最大的問題是生態脆弱,沿黃群眾最強烈的追求是青山碧水、藍天凈土?倳浂啻慰疾禳S河沿線,在各個會議上都強調“保護黃河”。黃河三角洲,萬千泥沙沉積帶來的年輕土地,孕育著無限生機與希望。來自黃河的泥沙堆積,使這里成為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黃河河口是中國東方白鸛之鄉、黑嘴鷗繁殖地。而王莊沙區是1951年黃河決口沖擊而成的緩崗地帶,歷史上多次決口,風沙成災。總書記指出“18億畝耕地紅線要守住,5億畝鹽堿地也要充分開發利用。”王莊沙區就是此類鹽堿地,通過多年持續造林綠化,此處已成為空氣優良、抗鹽堿強的大片綠林。
碳達新生實踐隊隊長陳曉睿在返程的公交車上感嘆道:“逐綠而行,久久為功。從漫天黃沙到生態氧吧,王莊沙區的巨大變化使我們青年更有信心參與到生態建設中去,希望以后有機會還來這里學習。”
時間:2022-08-16 作者:陳曉睿 來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關注:
- 以大學生鮮活之精神,助力鄉村之振興
-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巫李隊”前往重慶巫山開展針對當地脆李的現代化種植、采摘、銷售狀況的專題調研,讓青年學子們對現代化種植技術
- 08-23
- 江蘇學子三下鄉:鄉村振興進行中
- 為了解鄉村振興策略在一線的落實情況,同時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服務意識,8月20日起,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組成實踐團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內部,探訪水權交易發展
- 為探訪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平臺發展狀況,研究交易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情形,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河海大學東西部水權交易機制調研團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