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弘揚文化自信的過程中,傳承中華古典詩詞、發掘古典詩詞之美是重中之重。本次向草原實踐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為期14天的夏令營中由曾愛茹老師開展古詩鑒賞課程。本課程旨在讓學生們感受詩詞之美,提升文學素養,并且培養一定的審美與鑒賞能力。

課程伊始,在簡單介紹《西洲曲》的背景知識后,曾老師帶領同學們對《西洲曲》進行解讀和賞析。在講解過程中,曾老師更加注重對意象與修辭的解讀。例如在古代,折梅與折柳同義,同有挽留之意;“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一句,運用了借代的手法,以翠鈿來指代思婦。曾老師通過清晰明了的講解使同學們對古詩鑒賞的基本方式有了初步了解。
在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古詩詞仍是我國文學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典詩詞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資源,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從中受益。曾老師表示,授課不僅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是強化自身古詩鑒賞基礎的過程。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感受《西洲曲》,深入詩詞世界,自發閱讀、背誦更多名篇名句。系統地了解古典詩詞各種風格,從而積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