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躍進,將軍故里!2022年8月7日,為了詳細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艱苦奮斗,學習黨員前輩的革命精神,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追尋紅色足跡,重溫紅色記憶”實踐團隊隊員鄭永康來到河南省信陽市鄂豫皖革命紀念館進行線下學習。
圖 1:隊員來到鄂豫皖革命紀念館
場館由廣場與紀念館組成,紀念館蜿蜒曲折,如同共產黨的艱難歲月,而廣場穿插其中,雖默默無聞,但也熠熠生輝。在進入紀念館前,廣場上的飛機坦克模型吸引了隊員的注意,這些模型的原型,即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歷史的見證者。隊員不由得感慨道:因為有了共產黨,才有了祖國今日的強盛,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圖 2 :63A式水陸坦克模型
進入紀念館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形勢圖,其次便是一連串的歷史長廊,包含從紅船開始,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誕生等八個部分,隊員好似搭乘時光機回到了過去,身臨其境的體味著鄂豫皖的歷史。
圖 3 :隊員與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形勢圖
紅軍留下的一份份工具、藥品,收繳的日本軍刀、國民黨的衣物,不同時代的錢幣......每一段文字,每一件物品,每一幅圖畫,每一尊雕塑都在向隊員訴說著往事,那一段段屬于它們的革命故事,都令隊員動容。
圖 4 :紅船油畫
圖 5 :土地革命-攻克新集
圖 6 :抗日戰爭-日軍投降
圖 7 :解放戰爭-柳林戰役
當隊員以為旅程即將結束之時,在走廊的最后突然出現了將帥廳,可謂“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幾位元帥、36位軍事家、幾百名烈士還有不計其數的戰士的雕塑、相框羅列其中。
圖 8 :中華人民共和國36位軍事家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前仆后繼,先后有200多萬人參軍參戰,近百萬人英勇犧牲,當時不足百萬人口的信陽地區就有30多萬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紅旗不倒”的崇高榮譽。這也讓隊員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斗、勇擔前鋒”的大別山精神。
圖 9 :大別山精神
本次鄂豫皖革命紀念館行程激勵隊員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